不過xb…35那不可靠的動力系統加上最終可能趕不上戰爭。失敗是註定了地結局。
接下去就是yb…49。它在接近成熟時被空軍看做一種中型轟炸機而不是原計劃的重型轟炸機:結果它不得不在這個領域同同時期的xb…46、xb…47和xb…48專案競爭,陷於速度更快地b…4同溫層噴氣和航程更遠的b…36洲際轟炸機的預算夾縫中!
政治因素也在yb…49飛翼轟炸機專案最終失敗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1948…1952年間,來自諾斯羅普公司競爭對手的人成為杜魯‘門’政fu的國防部長。在這樣的背景下。空軍選擇了b…36而不是b…49。諾斯羅普被告知,他的yb…49飛翼轟炸機將會得到空軍地訂單,但是,飛機必須由康維爾公司生產,否則空軍就不會買他的飛翼轟炸機。
也就是說:諾斯羅普公司要麼被康維爾公司吞併後生產b…49,要麼取消訂單。
諾斯羅普拒絕吞併:他和他的員工們建立了諾斯羅普公司併為之奮鬥多年,他欠他的員工們一份情。如果b…49要進行批次生產就必須在諾斯羅普公司霍索恩工廠進行,由他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負責。除此別無第二條路。
但因為他的公司還得依賴空軍的其它合同生存下去,諾斯羅普只好嚥下b…49生產合同被取消的苦果。
也許飛翼在四五十年代並不成熟,但說它是因為控制系統不成熟、線傳飛控系統出現之前不可能成功也是片面的,就像ho…229戰鬥轟炸機,如果紅軍推進速度再慢些(最終佔領其研究基地的是美軍第九裝甲師,但所有人都明白,歐洲戰場地決定‘性’因素靠的是紅軍的強大突擊,不然英美聯軍還在英吉利海峽對面看風景呢。),它就能像梅塞斯米特262那樣震驚世界!
ho…229戰鬥轟炸機飛行品質可以接受,但歷史沒給它機會!
xb…35陷在了動力系統的死結上。它的‘性’能也比其它採用活塞式發動機的常規佈局轟炸機沒什麼優勢,遠距離奔襲‘精’度還比不上b…17,加上緊接著隨著噴氣式發動機的出現,註定是個失敗的專案。
而yb…49,在噴氣式動力已經在轟炸機領域普及,加上美國航空工業的體制,最終也只能黯然收場,雖然美國政fu已經決定接收它但開出的條件顯然是諾斯羅普和他忠實地員工所難以接受的。
yb…49不是失敗在了技術上,而是不負責任的維護、惡意破壞(就是在確定合同要被取消後,它還創造了歷史速度紀錄。在美國國內飛了個來回,震驚了航空界,但最後發動機著火機場地面人員沒給它的發動機加滿潤滑油!顯然是故意地,因為不是在公司控制的機場。)和托拉斯大鱷的利齒之下!
如果在45年之前就有一種採用可靠的噴氣式發動機、飛行品質達到ho…229級別的飛翼式中程轟炸機出現。飛翼機的發展會如何?
不用說,它會成為第二個梅塞斯米特262,甚至比它更讓對手頭疼!
不過原型機就是原型機,比如伊留申科就建議:如果要作為中程轟炸機使用,最好採用雙人機組飛行員加副駕駛,要有兩套飛行‘操’縱機構。
就是按照平均時速700公里計算,5個小時的來回滿載荷飛行都將會嚴重消耗飛行員的體能,幾乎可以同單人駕駛常規飛機10個小時相比!
飛行員要保持更高地注意力。副駕駛可以在途中減輕飛行員地壓力。同時兼任導航和投彈的工作。
要設計成雙人駕駛不難,增加地重量也不是問題取消自衛武器讓這一切都成為可能。不過駕駛艙的空間可能不會怎麼寬敞:正副駕駛配置,那就得是橫列,比不得常規轟炸機那樣舒服,更像把兩個戰鬥機座艙並列到了一塊。
蓋達爾他們還打算給飛翼加掛兩個大型副油箱做遠距離奔襲時使用按照初步試飛耗油和載油量計算,這樣在掛載一噸炸彈出擊的情況下,航程應該在3800至4000公里之間:載油機器!
dp…1…2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可是不折不扣的油老虎!
還是動力,在設計師看來,怎樣保證這些好不容易把第一次大修時間提高至120小時的dp…12正常運轉是個難題如果長途飛行,5個小時裡飛行員們都得膽顫心驚,指望兩邊那兩臺聲音驚天動地的發動機別出問題!
梅塞斯米特262使用的發動機空中壽命平均17個小時,加上幾倍的地面運轉時間,dp…1…2已經算不錯了至少林俊還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