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部分合格的彈殼放到右手邊的木筐子裡,極少量不合格的產品被扔到左手腳邊的筐子裡。
工人們用推車拿走檢驗完的彈殼,一切都在有條不紊、效率極高的執行著。
上個星期一號車間的‘婦’‘女’同志們分班進行了培訓,因為接下來一號檢驗車間即將檢驗新的產品:新試製的塗漆鋼彈殼。
從5天前,兩排檢驗臺就開始改為檢驗鋼彈殼,而到今天已經擴充套件到六排檢驗臺。按照車間主任同志的說法,很快整個一號車間就會全部改為檢驗新式彈殼,而不再出現原來的黃銅彈殼。
一號車間是個試驗點,即將完工的兩個新檢驗車間也會檢驗新式產品,而其他幾個老車間會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檢驗黃銅彈殼。
車間外正在下雪,‘陰’沉沉的天讓‘射’進車間的光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每人的工作臺前都有一盞燈,但就是這樣,人站在車間裡都還是感覺到有些‘陰’暗,只有工作臺是明亮的。
車間裡有些冷。幾百個燈泡發出的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剛剛換班,但有很多上一班地同志還坐在車間邊上的臨時工作點加班,她們都是主動留下來多幹一會的同志。
車間牆壁上有幾排醒目的大標語“為了勝利,努力工作!”
“一切為了蘇維埃!”
“保證質量就是保護戰士們的生命!”……
幾位正在靠近車間‘門’口,由幾條小凳子組成地臨時工作崗位上的檢驗員看到車間主任費多洛夫進來了。身邊還有一位年輕的紅軍軍官,他軍服上的識別符號表明他是一名工程勤務少尉。
少尉很年輕,才22週歲,這幾天技術員們已經見過他好幾次,“你們好,主任同志,卡拉什尼科夫同志。”
“大家好。”
主動加班的同志和他們打了招呼,因為她們是在加班,如果是在那幾排檢驗臺上,除非領導們在身邊問。不然誰也不會分神和他們打招呼的。
卡拉什尼科夫這次是按照上級的指派,做為兵工廠的特派技術員到彈殼廠指導、監督兩週。再過一週就要回兵工廠技術部。
這幾年的變遷,對年輕的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少尉而言,就像是一部帶有點夢幻‘色’彩地小說故事。
那年自己在阿爾泰老家的庫利亞鎮,稀裡糊塗地被幾名內務部的同志帶走,這在家鄉原來自己工作的地方甚至還引起一陣小小的‘波’瀾。
給了自己一套紅軍***,就到了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學習槍械加工技術。學徒工生涯很快結束。教導自己的是廠裡技術最好的老師傅師父說自己是機械加工的天才,將來一定是廠裡最好地技工。
成為一名兵工廠的技工,這讓那時的卡拉什尼科夫很自豪,因為技工還是很有地位的。在這裡能為蘇維埃做出自己最大地貢獻。但車‘床’工作沒幹多少天,自己還在為努力成為年輕人中最好的車‘床’工努力的時候,廠裡的軍事代表把自己這個廠裡少見的軍人送進了伊熱夫斯克兵高等機械學校,整整學習了一年多,畢業時被授予紅軍工程勤務少尉軍銜。
接著被送到列寧格勒軍區,在參加過北方戰爭的部隊裡實際鍛鍊了進一年上級一直沒告訴他這兩年來的經歷到底是為什麼,卡拉什尼科夫也不去想,只要能為國家工作就成。
老老實實想做個部隊技術員了。又被調回伊熱夫斯科。這下上級才有人告訴他,將來他會在軍械研究部‘門’工作。
“熟悉加工技術、學校系統培訓、軍隊實際鍛鍊。”………一名軍械研究員需要有的前提素質基本都有了。最讓卡拉什尼科夫這時高興地是:軍隊生涯讓他知道了士兵們要地到底是什麼樣的武器!
在“社會主義勞動英雄”、蘇維埃著名槍械設計師瓦西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傑格佳廖夫同志地設計部‘門’參與工作,傑格佳廖夫告訴他:是普倫雅科夫元帥把他給找來的。
現在設計部‘門’正在研製幾種新式機槍,但卡拉什尼科夫並沒有參與,因為整個部‘門’更重要的工作是完善已經裝備的一線輕武器的‘性’能,而不是搞什麼新設計新式輕武器的研製這會都只是“副業“,完善現有裝備“附加值”是首要工作。
副統帥設計出來的ak47和延伸出的班組武器正在全面換裝,目前聰明的辦法就是“鎖死”原有槍械設計,進行最大化的量產。而卡拉什尼科夫和部分技術部人員參與了***革新的研究,半年來為了改進***生產工藝傾注了大量心血他現在是槍械技術員,但乾的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