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同志,或者赫斯還有其它動機:戰爭到現在為止已經讓他個人魅力黯然失‘色’。到目前位置,作為希特勒的副手,管理納粹黨已經是一種很無聊的而且不再是非常重要的職務。目前,在德國的重要工作是處理戰爭和外‘交’事務,元首所注意的就是這些事情,其他一切幾乎全都顧不上。這些事情使戈林、裡賓特洛甫、希姆萊、戈培爾和將領們處於重要地位,赫斯可能會感到既失望,又嫉妒。為了恢復他以前在他所愛戴的領袖身邊的地位和他在國內的地位,單槍匹馬地安排德英兩國之間的和平,這樣一種大膽而顯赫的政治成就,可能是種最好的辦法!”
“據說赫斯相信占星學,一個從未擺脫幼稚思想的人。一個可憐、可笑、不可思議的德國人!”
在笑聲中,斯大林和林俊結束了談話。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戰克里特
!”
空軍上將地話一語中的:斯大林對林俊是信任的,蘇聯需要一位軍神,而林俊就是最好的人選。在黨內表現地平和,這就不會對斯大林的權威構成擠壓。老爺子還會對林俊更加信任。
其實兩人都是多慮了,斯大林根本沒把林俊和赫斯捏在一塊想過,她對林俊的信任早就堅如磐石:“自己的天才愛將怎麼能和納粹地那個瘋子相比?!”
、、、、、
赫斯事件在克里姆林宮造成的“小小風暴”只存在了幾天,因為情報顯示德國人即將入侵克里特。而德軍能夠採取的方式顯然只能是空降為主——英國的地中海艦隊不可能讓德國人從海上舒舒服服地前往克里特島,希特勒的元帥將軍們沒得選擇。
蘇聯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降兵部隊,組建時間也是世界上最早地:蘇聯在傘兵創始人奧尼德…米諾夫地努力下,19308月2。l'聯在軍事演習時首次空降了一個傘兵分隊,這一天在也成了蘇聯空降兵節,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空降兵分隊。在1935年地演習中。2500名~降著陸。讓斯大林所邀請的西方觀察家大吃一驚。
現在蘇聯最大地空降兵建制是軍。就像上個月在西部特別軍區組建的空降兵第四軍。林俊清楚“歷史上”蘇聯也曾經多次使用空降兵實行空降作戰,但規模並不是很大。運用也並不是很成功,很多優秀的空降兵部隊更多的被當作‘精’銳步兵在使用。
克里特島空降戰役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戰役,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以空降作戰為主要作戰方式的登陸戰役,這對全世界的軍事家來說都有很大的借鑑價值——就一個方面來說,想讓蘇維埃馳騁世界七大洋,蘇聯的軍事統帥們還得好好學學如何進行大規模登陸戰。
、、、、、、
克里特島位於地中海東部,扼住了愛琴海南部咽喉。該島距希臘本土100裡,海島東西狹長,山脈綿亙,南岸陡峭,北岸地勢平緩,有公路貫通全島;馬萊邁、雷西姆農、伊拉克利翁等地都有機場,為英軍防守蘇伊士運河區的前哨陣地和控制東地中海的戰略要地。德軍奪取該島對奪取地中海東部和愛琴海的制海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還能消除“下腹部”的威脅。
德軍現在正為即將發動的空降行動大肆集中運輸機,按照林俊的預計,德國人起碼的集中500以上的“容克大嬸”才能保障空降的足夠運力。
德國人到底準備了多少兵力?航空軍第師、空降突擊團和第5地步兵師,共22人、500架運輸機、機,由空軍第四航空隊第8(430架轟艦隊提供支援。戰役總指揮為第4空隊司令亞歷山大…勒爾空軍上將。
德軍地面突擊部隊編為西部、中部、東部3叢集,由第11航空軍軍長斯圖登特指揮。容克…52每架能搭載12至16名全副武裝的德國士兵,50多架數量其實還是不足,空降部隊分兩批在四處空降,運送重武器和部分援軍從海上上陸:第一批,由西部叢集奪取馬萊邁機場,以保證後續部隊著陸;由中部叢集一部奪取克里特島首府幹尼亞和蘇達,癱瘓克里特島的主要港口。第二批,由中部叢集另一部佔領雷西姆農及其機場。東部叢集奪取伊拉克利翁及其機場,以保證山地步兵師機降。
就是把所有飛機在第一次空降中全部用上,能夠抵達克裡特島地德軍還是脆弱的,因為守島英聯邦軍隊約28萬人,另有希臘軍隊英希聯軍指揮官是紐西蘭師師長弗賴伯格少將指揮,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弗賴伯格25歲當營長,26歲就成為旅長,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
整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