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籬笆後面就是網狀塹壕系統,加上無數的永備火力點,各重機槍、火炮和各級指揮部都在堅固的地下、半地下工事內。再往後是各處林子裡集結的坦克部隊和附近的炮兵陣地。
明斯克的炮兵不能完全進入掩體,就梯次構築了幾個龐大的炮兵叢集。雨停了,但空氣中一時還有很多水汽,所有人都還穿著雨衣這裡已經是前線,對面幾公里之外就是德軍前哨,還是穿上雨衣安全。
反坦克籬笆後面的火力支撐點很多是從舊式坦克上拆下的炮塔,基座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用戰壕相連,有些乾脆就是把舊坦克大半身埋進土裡這樣對進攻的德軍而言可不是好訊息:小小的目標不顯眼又難以命中,可紅軍能很清楚的擊中對手。
對防衛者而言在這裡作戰簡直和實驗場打靶一樣,命中率會非常高,因為所有的‘射’擊引數早就‘精’確到了以米為單位。
。。。
第三百七十二章 斯大林防線2
。”
當然有營養。對於薏米林俊可很清楚。估計比他還了解薏米的蘇聯人還真沒幾個,因為在蘇聯它一般就是當做糧食來用: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米又是一種美容食品,裡面富含的維生素b1、b2可以保持人體面板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面板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薏米還是補身‘藥’用佳品:薏米含蛋白質162%。脂肪46%,碳水化合物792%。冬天用薏米燉豬腳、排骨和‘雞’,是一種滋補食品;夏天用薏米煮粥或作冷飲冰薏米,又是很好的消暑健身的清補劑。
戰士們可不知道它有什麼“美容”功效,能填飽肚子就行,它煮地稀爛後良好的口感最受歡迎,更別說還有點‘肉’丁在裡面。
林俊借過大鐵勺,從鐵桶裡兜了一點嚐嚐:還‘挺’熱。很稠,鹹鹹的味道不錯,還吃到了點‘肉’丁。
把勺子還給炊事員,問:“糧庫裡糧食夠不夠?水源怎麼樣?”
“至少能吃一個月,副統帥。我們有專‘門’的蓄水池和水井。飲水不是問題。”
“儘量給同志們多燒點開水。”
“是,副統帥。”
轉過身,問一個年輕的上等兵:“每天吃幾頓?能吃飽嗎?”
“報告副統帥,每天能吃三頓,要是值夜哨還能多哪點麵包。基本能夠吃飽。”
“這裡都還有一個月的存糧。但外圍不可能守上一個月。”林俊心裡想著,對帶路的軍官說:“這段時間戰士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只要不‘浪’費,後勤不足指揮部會想辦法。”
“副統帥,那樣這裡的庫存大概能滿足25天地供應。”
“就這樣安排,這段時間戰士們體力消耗大,多吃點。”林俊話這麼說,心裡還有其它的考慮:這裡一定會遭受最猛烈的進攻,到時候糧食再多也是白搭,吃飯的腦袋也只會越來越少。
留給德國人還不如讓戰士們吃的舒服點按照自己地估計,一旦德軍進行總攻,這裡能堅守個一星期就已經是奇蹟。
德國人最晚會在這個月的中旬發動總攻,要是再拖下去那真是活見鬼了當然,萬一德國人腦子短路和自己僵持,戰士們“猛吃海喝”之後也不會餓肚子,後方會運上來補給。
總之就一個決定同志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把貯備的維生素‘藥’片也發給同志們,現在蔬菜供應不上,不能忽略了。”
“是,副統帥!”
林俊這個“後勤大總管”當得都習慣了,對於後勤供應上的點點滴滴很有心得雖然俄羅斯人習慣‘肉’食,但老不吃蔬菜、缺乏維生素人也受不了!
離開廚房,轉了個彎就能看到幾個構築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基座上的坦克炮塔和火力點。林俊隨意走到其中一個後方進口處,看到鋼板地掩體‘門’是從裡面關上地。
“從前端時間開始值班的掩體都這樣,隨時準備戰鬥。”
林俊很滿意,點點頭:“我要看看裡面。”
叫開了‘門’,這是個有一‘挺’馬克沁水冷機槍地掩體,三名戰士正在值班。讓同志們出來,進去後林俊看到這裡有可以提供照明的防爆電燈,一‘挺’馬克沁被固定在一個熟鐵和鋼板製成的半環形轉動‘射’擊座上,具有大約120度的‘射’界,還能進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