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受太大影響,一是因為受傷,二是:一名高階軍官怎麼著生活條件也不會變成緊巴巴,加上武金斯卡婭也是“上級”軍官,還是工資津貼出了名高的外科醫生,又沒有**十來個孩子要養活,怎麼著也不用天天只啃黑麵包喝蔬菜湯——其實林俊和老婆連養孩子的錢都省了:糧食是供給制(就像我們當年的票證配給制度,單說糧食,不同工種、不同年齡的小孩都有一個國家給的基本糧食供給數,職工中一般像駕駛員、搬運工一類的同志數額最高,坐辦公室的最低,也不分領導不領導。打個比方,我們在1980年一般貨車司糧票48斤,辦公室會計只有32斤。),還有空軍上將的爺爺和教授級的‘奶’‘奶’在,兩個小孩基本就不用夫妻倆‘操’心。
“兩世”沒吃過什麼苦,前世飛行員那會的飛行灶就不用說了,加上自己本來就是莫斯科高層裡出了名的美食家,對於吃只要有條件就會比較講究,在***等人看來都有些過於偏好中國美食,太講究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真正喜歡上蘇聯的傳統食物。林俊不會說,但心裡的一杆稱很清楚:相比中國的飲食文化,俄羅斯食物都還處在“原始社會”。吃個幾天黑麵包加牛‘奶’沒問題,但要一年到頭這樣?林俊可受不了!
士兵們這會在吃什麼呢?林俊也清楚,視察部隊的時候也吃士兵一樣的食物,那樣的情況自己不會挑剔,但口味和質量實在有些讓他難以忍受。空軍裡的空勤人員吃的還好些,在這點上全世界都一樣,但陸軍一般部隊就不怎麼樣了:和平時期還湊合,要是打仗能吃飽都難。
現在蘇聯不可能做到美軍那樣的系統軍糧供應,在林俊看來同美國相比蘇聯紅軍的伙食供應也就處在南北戰爭時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