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關閉了,可不可以陛下特許,屆時可以麻煩門衛給行個方便?
元帝當然滿口答應。
於是,石顯故意等到宮門關閉後再回來,然後以皇帝的詔命要求門衛把宮門開啟放他進去。
第二天,果然有人上書告他的狀,說他“矯詔開宮門”。元帝接到這個報告後,便笑著把它給石顯看。
石顯假裝被嚇得半死,可憐巴巴地哭著說:陛下親信小臣,時常讓小臣辦差,其他人都很嫉妒,一心想陷害小臣。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臣願歸樞機職,受後宮掃除之役,死無所恨,唯陛下哀憐裁幸,以此全活小臣。”
元帝聽後,“以為然而憐之,數勞勉顯,加厚賞賜,賞賜及賂遺資一萬萬。”
從此,再沒人敢隨意舉報石顯,都以為他的言行代表著皇帝的旨意。
蕭望之是當世名儒,石顯一直擔心把他弄死之後會受到天下儒生的攻擊,便暗中結交諫大夫貢禹,對他“禮事之甚備”,還向元帝竭力舉薦他做御史大夫。
於是朝野上下的清流言官都對他的為人刮目相看,不再以為他當初殺蕭望之是出於什麼私心。
或許元帝早把石顯的這點兒伎倆和心思看得通體透明。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使石顯對此心知肚明,也必須得揣著明白裝糊塗,繼續做出更加膽戰心驚如履薄冰的樣子,否則就會離死不遠了。
這是基本的“為臣之道”:一個臣子,如果讓主子知道你看透了他的心思,不殺你才怪呢。
txt小說上傳分享
“遠賢臣”是為防患於未然(1)
為了避免把那些“不識時務”的儒生引狼入室,元帝還採取了防患於未然的策略。只要是有點兒“直言”苗頭的人,無論呼聲多高,能力多強,元帝都不會給他入朝為高官的機會。
元帝的這點兒感悟,大概是從御史大夫薛廣德身上獲得的啟發。
據說這位以教授《魯詩》聞名的儒生,原本為人溫文爾雅、寬容含蓄,但升任御史大夫之後就脾氣漸長,喜歡“直言諫爭”。
元帝依照舊例,於即位次年正月幸臨甘泉宮,行郊泰畤之禮。禮畢後,他原本想留下來打打獵,藉此機會好好玩幾天。
沒有料到,他親手提拔的這位御史大夫薛廣德上任不到10天,竟然上書規勸他道:“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陛下日撞亡秦之鐘,聽鄭衛之樂,臣誠悼之。今士卒暴露,從官勞倦,願陛下亟返宮,思與百姓同憂樂,天下幸甚。”
話說得很難聽,弄得元帝沒有辦法,只好於禮畢當天便悻悻而返。
但是,薛廣德給元帝制造的煩惱還沒有完。
當年秋天,元帝準備西出便門,乘樓船去祭祀宗廟,但薛廣德卻突然鑽了出來,擋在他的乘輿車前,免冠頓首地非要他從橋上透過,不能乘船。
元帝命令薛廣德帶好帽子靠邊站,沒想到人家反倒來了驢勁,說道:如果陛下不聽臣的諫阻,臣就自殺,以血玷汙陛下的車輪,讓陛下無法進入宗廟。
元帝生氣極了,正想發火。正好一位光祿大夫過來打圓場說:“臣聞主聖臣直。乘船危,就橋安,聖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聽。”
元帝無奈,只得棄船從橋,但憤怒地說了一句話:沒見過像你這麼進諫的!
1個多月後,只當了10個月御史大夫的薛廣德便被元帝以“災異”為由,責令其光榮下崗。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元帝終於領悟到一條“真諦”:只有讓一群惟命是從的庸才充斥朝廷,他才能夠安安然然地呆在後宮享受生活。
後宮裡有一位非凡的女子叫馮媛,她是宣帝朝名將馮奉世的長女。
馮媛是元帝即位後第2年選入後宮的,因為給元帝生了一個兒子,被封為婕妤。
建昭年間(公元前38年~前34年)之某日,元帝攜後宮嬪妃去上林苑虎圈(豢養猛獸的皇家動物園)觀看鬥獸表演。
突然,一隻大熊逃出圈門,直奔元帝而來。它還攀上圍檻,企圖竄入大殿。
帝寵最隆的傅昭儀和其他隨行嬪妃都嚇得四處逃散。唯有馮婕妤挺身而出,擋在元帝身前,與大熊對峙,直到左右衛士趕來將它殺死。
元帝覺得很奇怪,便問她:見了大熊,誰都害怕,你為什麼偏偏正對著它站著不動呢?
馮婕妤回答道:“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當之。”
元帝大為感嘆,從此更加敬重她。第2年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