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清醒的時候總要面對殘酷的現實,即使真的能如傳說中的仙人般一醉千年,醒來時仍將面對滄海桑田的無奈和人世間的炎涼。這是古龍自己親身飽經過的現實,也是古龍書人人物所經歷過的現實。怪不得那麼多的人都喜歡酒,因為酒中的世界是扭曲的虛幻的卻是美好的,是可以按照自己心裡的願望構築的;怪不得那麼多的人都喜歡書,因為書中可以給自己一個自己本無法圓的美夢。
而現實是殘酷的,特別是當自己親身經歷過這一切。人生和命運造就了人與人的各各不同。金庸的一生說不上錦衣玉食也可算無憂無慮,身份地位自不必說,他可以專心地著書研究學問,可以“躲進小樓成一統,任爾東西南北風”,若說唯一的缺憾,不過是失戀過一次。所以他無法體會《歡樂英雄》中錢對英雄的深刻的影響,無法體會英雄好酒的心情,無法有浪子的感覺,無法真正領悟寂寞的滋味。儘管他讀過《說唐》知道有秦瓊賣馬,儘管他對《水滸》的瞭解比任何人都深,儘管他興之所至也會呼朋引伴共買一醉,儘管他對書的理解遠非別人所能及,對書中故事的瞭解遠非別人所能比。
有一種說法,經歷過苦難和折磨的人,心中總有一股“氣”,有人說是“憤世嫉俗”,我覺得太過,因為這樣的人並非都是懷著一股對世界不滿的“惡氣”,他們有一種在困境中挺身而出的“豪氣”,有不被世俗所接受時的“怨氣”,有飽嘗艱辛依舊痴心不改的“昂揚之氣”,有閱盡人世百態時的“激憤之氣”,這些“氣”鬱結於作者之胸,然後成為打動讀者的文字。
這些“氣”只有以激烈的形式表現出來,才能表達出作者本人的內心真實的世界,讓讀者強烈地感覺到這種“氣勢”,並因之而產生共鳴。而作者自己也想極力表達自己內心強烈的鬱結之氣,越是激烈,越是酣暢痛快,越是能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有時候,寫書不單是給讀者看的,也是給自己看的。
我們能從古龍的書中看出更多的人性的陰暗和險惡。有時候那些邪惡和陰險甚至讓我們覺得世界簡直就是黑暗的,充滿了失望和無望,看不到一絲光明。但是就在這絕望中,正義仍然會戰勝邪惡,光明會戰勝黑暗。善會戰勝惡。其實在古龍的內心充滿了矛盾,或許這矛盾唯有在半夢半醒之中才能真正的逃避。小說中正義可以戰勝邪惡,而現實中有多少罪惡是眼睜睜看著卻又無奈的,自古以來就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說,在書中我們還可以大聲吶喊,在現實中唯有嘆一口氣而已。上帝有無窮的力量和無數的天使,而撒旦一人就可以抗衡。這個世界也許本來就是黑暗多於光明的,人類的本性也許永遠都是惡大於善的。
古龍小說中的人物如同別的很多小說中的一樣,在善與惡的人性中掙扎,之所以更苦更受折磨,是因為善與惡的衝突更激烈,也是因為古龍內心的矛盾更強烈,宣揚人性的善是內心的一種嚮往,但是對人性的真實認識又常常覺得這種對善的讚美只是一種違心的美好幻想。當我們們在最可怕的噩夢中驚醒,從而覺醒,從而更熱愛善更向往善,那是因為什麼呢?在古龍的小說裡我們可以找到最終的答案,那就是因為我們總還得要有活著的希望!
轉眼之間,一代武俠小說的巨匠已經離別我們二十多年了,“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這是一種生命的悲哀,世上每一個人的最終歸宿都是如此。但是古龍的名字卻會永遠被鐫刻在天地之間,因為他永遠都會是一個絕世的傳奇。
逝者如斯,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文壇怪才,我特意蒐集並整理出這樣一篇文章,希望更多不理解古龍先生的讀者朋友,也在內心深處緬懷一下他吧!
(本文由麥羽編輯,作為本書相關資料的終結篇,敬謝各位書友關注並支援麥羽創作的小說。)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日暮斜陽雨
日暮斜陽雨,無晴似有晴。
時近黃昏,天邊一片片紅霞般的晚雲,飄飛在日暮夕陽的餘暉中,顏色之美分外嬈。但半空中卻是烏雲朵朵,一縷縷清風、一絲絲細雨,時不時的降臨到蒼茫大地上,燕趙古道上那清脆的馬蹄聲,和風雨之聲交織在一起,使這個黃昏富有別樣的詩情畫意。
一匹黑色駿馬正緩慢的行走在黃塵古道上,古道的西方是巍峨壯麗、蜿蜒綿長的燕山,而東邊卻是茫茫無際的草原。日暮斜陽雨,天時如此美妙;草原縱馬,遠看高山,景色何等怡心。馬上乘者不僅陶醉在了這異景之中,他也忘記了再喝手中懸著的美酒,朗聲吟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他滿臉都已是讚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