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力維護佛教的利益。拓跋晃雖下令焚燬了大量寺廟佛塔,卻也有意放緩了執行法令的時間,暗中保護一些僧侶逃脫性命,並收藏了一些經文和佛像。太子與拓跋燾在宗教問題上認識的差異成為幾年後的宮廷變亂的誘因之一。
六 太武滅佛(2)
佛教遭殃,人心惶惶。拓跋燾繼續巡視關中地區,大軍經過長安、盩厔(今陝西周至東)、陳倉(今陝西寶雞東)、雍城(今陝西鳳翔東南),每到一個地方,就大肆收捕殺害與蓋吳有關聯的漢、氐、羌、屠各等各族叛民。接著,魏將乙拔率軍在盧水胡的大本營杏城大破蓋吳軍,蓋吳的軍隊潰散。拓跋燾滿意於戰事,從關中選了一批能工巧匠,就回駕平城。
儘管如此,關中隴西地區的叛亂依然此起彼伏,沒有停息。不久,蓋吳重新在杏城聚集了兵馬,自稱秦地王,召回了一些躲在山林中的舊部,重振旗鼓。這次拓跋燾採取了兩面夾擊的策略,一方面派永昌王拓跋仁和高涼王拓跋那統領長安以北的軍隊南擊蓋吳,另一方面從關東的定、冀、相三州(今河北南部地區)發動兩萬士兵,駐紮在長安南山的谷地中,防止蓋吳逃逸。面對一個小小的蓋吳,北魏的軍隊圍追堵截,無所不用其極。
蓋吳很快敗於拓跋那的軍隊之手,他隻身逃匿,其二叔則被活捉。眾將建議把蓋吳的叔叔送到平城邀功,唯有長安的鎮將陸俟提出不同意見。
陸俟認為:“長安險固,民風膘悍,蓋吳一日不除,長安就一日不得安寧。如今蓋吳潛逃,如果不依靠他親信之人,誰能捉住他?不如收買他的叔叔,許諾對他和他的家人免罪,放他去追蓋吳,必有收穫。”
眾將不以為然地說:“賊黨已散,只剩蓋吳一個,能逃到哪裡去?”
陸俟道:“各位沒見過毒蛇麼?不斬斷其首,他就還會作亂(與崔浩的想法真是“英雄所見略同”)。蓋吳生性狡詐,若能逃脫,其稱王造反之心就不會死,那樣只會更加危害社會。各位放心,如若放了他的叔叔而不回來,我自當承擔罪責!”
拓跋那贊同陸俟的計策,便放了蓋叔叔,與他約定時間捉拿蓋吳。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叔叔果然提著蓋吳的腦袋來到魏軍營中,陸俟的深謀遠慮也得到了眾人的交口稱讚。拓跋仁的軍隊又討滅蓋吳的餘黨白廣平、路那羅等軍隊,蓋吳領導的大起義在北魏的連番軍事行動與高壓統治政策之下,被徹底平息,前後堅持時間將近一年。
七 陸俟單馬平叛(1)
撲滅蓋吳起義,陸俟立了大功,拓跋燾也很高興,把他召回平城,給他加官晉爵。陸俟出身拓跋氏的鮮卑舊部,祖上就一直追隨北魏首領征討諸侯,屢立戰功。“陸”這個姓氏,是半個世紀後魏孝文帝遷都改制的時候改的漢姓,也就是說,在拓跋燾的時代,陸俟可不是姓陸的,而是姓步六孤,也作步鹿孤(Bulgar)。這個姓在鮮卑內部屬於大姓,我們後面將會提到,它在鮮卑八姓中排名第二,地位相當高。
拓跋燾北征柔然,西討北涼,都不忘了把陸俟帶在身邊。陸俟其貌不揚,五短身材,在軍中卻頗有威信。拓跋燾讓他負責都督輜重,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蓋吳起義中,陸俟的職位是都督秦、雍兩州諸軍事,鎮守長安。他的長處是有頭腦,有手段,政治敏感度高,常能準確預言形勢,讓人不服不行。拓跋燾曾誇他:“卿身乃短,慮何長也。”就是說別看你長得不高,考慮問題卻頗為長遠啊。
蓋吳失敗後,另外的一支盧水胡人在安定叛亂,首領叫做劉超,叛軍數以萬計。拓跋燾吸取了對付蓋吳的教訓,不立即派兵去鎮壓,而是下詔讓陸俟想辦法。拓跋燾說:“秦川之地極為險要,併入我國還沒多少年,那裡的官民沒能享受到足夠的恩澤,所以呢,這幾年來叛亂暴動屢屢發生。現在這個劉超又憑藉地利關險,不順從王命,很讓人頭疼。朕若給愛卿重兵,則劉超等叛軍必然合兵一處,據險對抗,未必容易攻下來;如若給愛卿輕兵呢,又恐怕制服不了他們。我看,也不用給兵了,愛卿以謀略來平定這幫子反賊,相機行事。”於是再次加封陸俟為都督秦、雍諸軍事,出鎮長安,對付劉超。
拓跋燾這個皇帝,雖崇尚武力,卻也並不忽視用其他方式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戰場上他喜歡出奇出巧,而不僅僅依靠人多勢重去征服敵人;在戰場之外,他也更懂得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消滅敵人的軍事力量或許重要,但消滅敵人的反抗意志,並得到更多的民心,則更為關鍵。比如對付柔然時,採用軍事行動予以消滅自是主要方針,同時他又拉攏聯合與柔然矛盾極深、受到柔然奴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