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第一個走過的人原來是一名警察。
我已經不記得父親的容貌了,只記得他很高,穿骯髒的軍服,感覺上是個雄赳赳、氣昂昂的軍人。
他一看到我,立刻知道我是誰。大概是因為我長得與絃子很像。他對我說了好多話,我卻只是畏懼地點頭或搖頭。
我的個性本來就很膽小,加上成長過程中,一直受到清乃的虐待,因此我的警戒心也比一般人強。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藥物,那讓我喪失思考能力,根本無法好好答話。
這封字跡潦草的信,就在這裡結束。
站在某個角度來看,這是一篇支離破碎的文章。信中帶有威脅,也傳達了恨意,同時也是一段悲哀的自白。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篇靈魂即將撕裂般的懺悔與哀號。
我看完信後,蘭子便在這封信上點了火。她將點燃的火柴靠近信紙一角,信紙便輕易地燃燒起來。
蘭子只是咬著嘴唇,靜靜地凝視在菸灰缸裡燃燒的信紙。
◇ 4 ◇
這幢位在八王子、名為“久月”的古老宅邸,現在只住著一名叫做雅宮琴子的美麗中年婦女。
她是那個遭到命運捉弄的殺人魔的姐姐,也是阿姨。
同時,她也是身上流著受詛咒血液的最後一個人……
**********
◆作者註釋◆
(1)請參照一六八頁。
(2)請參照二〇〇頁。
(3)請參照二〇〇頁。當然,晚上七點十分的二十分鐘前,就是晚上六點五十分。
(4)請參照二二七頁。
(5)請參照二〇一頁。
(6)請參照二七四頁。
(7)請參照三九七頁。
(8)請參照二四四頁。
……
給好事者的筆記
◇ 1 ◇
這次改版為口袋書的《吸血之家》,最後成為《新版》或《完全版》。之所以這麼說,除了在文字上多做了細部潤飾外,還積極地使用許多註釋,這是和先前版本最大的不同。
在之前的單行本和Novels版中,文中的註釋都集中在書末。這次則是依照本作品的初稿,將註釋放在各章章末。為什麼要這麼做?其實這與開始創作這部作品的動機與構想有關。
《吸血之家》這部作品是我在大約十年前,自己從頭寫到尾的長篇作品(構思則是從更早之前就開始)。當初在思考制本後的形式時,我想起了創元推理文庫出版之艾勒裡·昆恩的國名系列,這也就是我將詳細的註釋放在各章最後的原因。
看完這本口袋書的讀者們,應該可以瞭解這些註釋並非單純用來填補版面。我的想法是,既然要加註釋,那麼何不用這些註釋來玩一玩呢?因此,我連註釋裡都放了一些重要的線索,或是用來誤導讀者們的資訊。
各位讀者們若是連註釋都仔細讀完,應該就能充分得到解決事件所需的線索。同時,要是一個不小心,或許也會踏入迷宮——這便是我所設下的陷阱。
那麼,為什麼之前的版本都將註釋放在書末?這其實是初版時為讀者所做的設想。當時大眾對“新本格推理”的認知還不像現在這麼完整,故事的舞臺又設定在昭和四十年左右,因此,要是加上有可能會被認為是多餘的註釋,說不定會使讀者感到不自然,這便是這部作品的評論者與責任編輯所擔心的。因此,我才會採取比較消極的對策,讓想讀註釋的人去讀就好。
事實上,剛出版時,有許多人批評這些註釋“很羅唆”。因此、我從第三部系列作品《聖奧斯拉修道院的悲劇》開始,就廢除了註釋,但現在讀者們卻接二連三地抱怨:“為什麼沒有註釋?”
縱覽現在的文壇,讀者們最能接受的,就是以蘆邊拓先生與京極夏彥先生為代表之內容充滿豐富學識,並以帶有懷舊氣氛的昭和四十年代作為背景的作品。大約十年前,也就是新本格推理正蓬勃發展的期間,出版社甚至還很猶豫,不知讀者是否能接受作者的刻意安排,甚至還有太難的書賣不出去、太厚的書賣不出去、不能有名偵探出現、不能不描寫人物等等無聊的偏見。
在本格推理已獲得認同的現在,當時的情況恍如隔世,現在回想起來還真令人難以置信。我非常熱愛閱讀本格推理,因此最近看到許多嘔心瀝血的新作陸續出版,不禁感到非常幸福。這個世界真是變得太美好了。
◇ 2 ◇
接下來談談作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