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1 / 4)

“廣乙”趁日艦圍攻“濟遠”,立即衝向“吉野”與“秋津洲”之間,企圖切入並發動魚雷攻擊。雙方炮火熾烈,戰場濃煙密佈,雙方几乎無法分辨。突然間,“浪速”發現“廣乙”突然逼近,立即左轉,並用火炮迅速射擊,炮彈當即命中“廣乙”艦橋,幾乎與此同時,“廣乙”一發炮彈擊穿“浪速”左舷,炸斷備用錨並擊毀錨機,“廣乙”隨即向朝鮮西海岸方向撤退。

“濟遠”雖然遭受圍攻,但抵抗頑強。約8時20分左右,“濟遠”命中“吉野”右舷,炮彈穿過裝甲,直入機艙,可惜卻沒有爆炸。“濟遠”隨即也撤退,日本3艦緊追不捨。

在日本3艦利用高速追擊撤退中的“濟遠”途中,日本艦隊司令坪井航三下令各艦自由運動,於是,“秋津洲”追擊“廣乙”,“吉野”、“浪速”繼續追擊“濟遠”,並向“濟遠”猛烈開炮,途中突然發現了“操江”和“高升”2船。8時53分,“濟遠”打起白旗,但仍繼續逃離,“浪速”緊追不捨。雙方相距3000米時,“濟遠”桅杆上升起一面日本海軍旗和一面白旗。“浪速”隨即打出“立即停船,否則炮擊”的訊號。“濟遠”火炮隨即停止發射。“浪速”向旗艦“吉野”報告:敵艦已經降服,已發停船訊號,準備與其接近。

此時對海戰爆發一無所知的“高升”正好從旁邊經過。“高升”是英國怡和輪船公司下屬的一艘1355噸貨輪,7月23日被清政府租用運載仁字軍兩營官兵1100餘人前往牙山。此時的“高升”上的人們看到了“濟遠”所懸掛的白旗和海軍旗,但均感莫名其妙。

據“濟遠”的軍官聲稱,他們在遇到“高升”和“操江”後立即發出了警報。但“高升”的航行狀況未有任何變化,似乎並沒有接到這樣的警報,倒是“操江”立即調頭。但是也不排除“操江”是因發現3艘尾隨而來的日艦而立即撤退的。這在戰後就成了一個難以考證的謎團。

“浪速”發現了“高升”上載有中國士兵,隨即向“高升”發出了“立即停船”的訊號,於是“高升”停船。而“濟遠”立即利用這一機會加速西逃,“吉野”立即加速追趕,12時38分,兩艦相距僅2500米,“吉野”開炮。此時,憤怒的“濟遠”水手王國成、李仕茂自發用後主炮回擊,首發即命中“吉野”桅樓,次發再次命中,第三發未中,第四發命中“吉野”要害,“吉野”當即艏傾,並與12時43分轉舵撤退。“濟遠”於26日清晨帶傷撤回威海。

“高升”雖然按照日本艦隊的訊號停船,但日艦對這艘英國商船也感到棘手,坪井最後決定要將該艦帶回日本錨地。“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派海軍大尉人見善五郎乘汽艇前往“高升”向英國船長髮布命令。船上中國軍官見事態緊急,透過當時正在船上的北洋海軍德國總教習漢納根明確向艦長表示寧死不當俘虜,並要求依照當時的國際法,讓“高升”返回始發港大沽。因為輪船出發時,兩國並未宣戰。“浪速”隨即向“高升”開炮併發射魚雷。

此時的“高升”上的中國官兵勇敢地用步槍向“浪速”發起最後的反擊,他們知道自己必然面臨的命運,但沒有人乞降,沒有人退縮。池仲的《海軍實紀·高大令次浦事略》中記載了領兵的仁字軍幫辦高善繼與營官駱佩德、吳炳文最後的對話。高善繼說:“我輩自請殺敵而來,豈可貪生畏死!吾家深受國恩,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駱、吳二人回答說:“公願赴死,我輩豈可獨生!”1100多名官兵,除隨後趕到的法艦“利安門”救起45人,英艦“播布斯”救起87人,漢納根等112人游上附近的海島,為德艦“伊利達斯”救回之外,其餘官兵全部殉難。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大海戰(3)

負傷的“廣乙”船小傷重,110多名水手中,僅陣亡就有30餘人。該船在向朝鮮西海岸撤退時,至十八島附近擱淺,管帶林國祥見事不可為,縱火焚艦,率殘餘的70餘名官兵登岸分頭撤退。其中20餘人逃至朝鮮大安縣,由地方官僱船送其回國,另有9人僱船抵達成山。林國祥帶領的54人前往牙山尋找葉志超部,未料葉部已撤,於是輾轉赴仁川,經英國領事幫助搭乘英船“亞細亞”歸國,途中被日艦攔截,被迫簽署“永不與聞兵事”的宣告,才被釋放。

“操江”上載有20萬輛餉銀和密碼本,以及丁汝昌託帶的重要軍用文書。其發現日艦後立即轉向撤退,但因該艦是早期船政局建造的輪船,速度僅有9節,故很快為“秋津洲”趕上。“操江”被迫降旗投降。搭船的洋員彌倫斯立即銷燬了密碼本,並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