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小說:南林拾遺 作者:塵小春

被�稀�

吊睛白額雌虎自己卻踏上了中土西部山區之路,另闢疆域去了。

從此以後,山東再不見了老虎的蹤影。

七仙狐來到了昇陽崗,又開了眼界,這裡儼然終南百倍縮圖。

祖居的終南山川,按比例縮變成了眼前起伏的山巒溝豁,至高點從南面看,恰似無稽崖。站在崖底,翹首上眺,只見三棵古松高懸上端,險要至極,非鳥兒不能至。只是奈何不得仙狐的功力從谷底或崗上自由飄落。

三松樹一旁,就是稀世有名的三松日月洞。

那洞依山面南,白天日光照射,盡收陽氣,夜晚月色皎潔,陰氣滋補,與世隔絕,僅有日月光華折射進入,因而得名:三松日月洞

這洞入口五尺僅容一人爬進爬出,再往裡豁然開朗,足有三間屋大小。右半部分有天然石床、桌椅板凳,左半部分裡頭洞底兩個泉眼四季湧水,一熱泉一涼泉,沿左側外流,經一石池混合後流至一地縫無聲滲沒,真好一個天生沐浴去處。整個日月洞讓那溫泉調理的四季如春。

七仙狐得到了又一棲身場所高興極了。因為除了露宿客棧山野以外,可以擇時回此憨息了

(四)

(四)之一般陽致遠。光陰冉冉,大明後期。七仙狐耳聞目睹了般陽高氏祖人厚德天下之作為。存心有難相助。

單說此次七仙狐為何功力之高卻為兩隻石狼所傷,要說緣由,還得從般陽縣高致遠說起。

般陽縣在山東腹地,沂蒙山脈魯山以北,建於公元前164年西漢初,因在般水之陽得名,至南北齊時廢。隋朝六年即公元586年復置,元朝24年即公元1287年,再取漢朝般陽縣為名沿襲。

般陽縣,三條大川穿繞。淄河在東,范陽河在西,孝婦河居中從縣城與西關中間穿過。孝婦河,寬處數里,窄處裡餘,汛期河水自南向北奔騰咆哮,水及兩岸,平日清澈見底的河水居河中央漫流蕩漾,晨曦晚霞倒影其間,更有那夜幕降臨,水中呈現白蓮花般的雲朵任由月亮穿行。最後入小清河入黃河進大海。沿途好一派自然風光。

般陽縣東鄰青州,西臨泰安,城南博山青石關地聯萊蕪,城北張店接桓臺張北平原。

般陽縣城,東、西、南三面十數里外環山,建在孝婦河東岸一塊平川之地上。

整個縣城,城牆圍抱,牆高三丈三尺,頂闊丈二有餘。南北東西四門威嚴雄偉。護城河闊三丈,其水自城南東來河水灌入,常年湧流不息,繞至西門飛瀉孝婦河,此下水處設有水打磨一盤千年來與日月競轉。

城內有中土聞名的大佛寺,其泥塑大佛頭頂高過二層樓房。

四牌樓在城中心,所轄地名里程皆從此處始起,如城北一里溝、三里溝、五里河、十里鋪等。

四牌樓周圍八方有般陽著名的八大鄉紳家立牌坊,座座高高,莊重無華。高家的座南朝北,尤為樸實大方

致遠遠祖曾扶明皇安邦定國,敕封監察御史,明察暗訪沐盡風塵,上報國恩下安黎民,功勞卓著國人稱讚。其祖父也在朝為官,清正廉明,後告老還鄉,在故里南山尋得昇陽崗修了隱居之所安度晚年。其長孫致遠自幼聰敏過人,只因其父母早亡,一切皆有祖父培育成人。八歲聘京師名教學習四書五經,十一歲又請著名劍客家習武藝,善使麒麟辟邪劍。天資過人的他,整日習文練武,從不懈怠。

般陽縣城東關,高宅。

高宅坐北朝南,前部為住房,後部為花園,佔地十畝,四面石牆。

大門口,高大的門樓下三蹬青石階,一對石獅分列大門兩旁。石獅兩側是兩尊上下石馬,明皇御賜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大門兩側門石臺條石溜光,大門簷沿哈巴狗、張口獸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前宅又分東西兩院,各有東西廂房。都是木飛簷斗拱,襯磚雕石刻,廊頂柱立。更有那迎客大廳坐落兩院中間,進出須邁足青石臺階兩層。大廳兩邊是過道廂房南北開門,直通後院。後院二層閣樓高起突兀,式樣盡有能工巧匠設建,閣樓兩邊,又建有偏房側門,可直接進入後花園。

後花園有七畝大小,別緻幽雅。一入門假山造型各異,假山一側有半畝荷花池,一條鵝卵石鋪成的小道通向深處。路兩旁有桃梨槐楊柳桑榆樹遮廕庇日,園內蘭荷菊梅四季飄香,牆邊幾處翠綠青竹更點綴出瀟湘幽境之美。小道盡頭,園林堂房三間,中為客廳,佈置茶座書畫,左為書房,書架古今,文房四寶,右為下榻,衣被枕裘。

高致遠就在此處習文練武。時年十六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