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者不知道方向盤轉到何種程度了,不容易掌握車身轉向的角度。
後視鏡調整
對外後視鏡來說,天空與地面交接的水平線恰好離外後視鏡上部三分之一處,也就是在外後視鏡裡可以看到三分之二的地面,三分之一的天空,這是上下調節的最好位置。當左右調節時,讓車身也出現在外後視鏡的視線範圍內,但不要太多,只要能掌握車身附近的狀況就行。
對內後視鏡來說,最好是當後面有車時,可以讓整輛車出現在內後視鏡裡,當然不能全部顧及時,原則是就下不就上,最重要的是掌握地面狀況。當然如果能將內後視鏡換上凸面鏡最好,這種鏡面的視線範圍非常開闊,藉助於這種凸面鏡,可以對車輛後部情況掌握得一清二楚。還要提醒一點的是,不要在車輛後窗附近放置大件物品,以免影響內後視鏡的觀後效果。
● 陋習影響行車安全
陋習1 自動擋車司機不扶方向盤
自動擋車解放了左腳,但不等於也解放了雙手。常有司機,左手打電話,右手掛擋、扶方向。其實這是一種分散注意力、降低司機反應速度的錯誤習慣。在較高速度行駛(60千米/小時以上)時,如果車輪受到坡坑的顛簸而偏離方向,很容易造成事故。如果雙手拿著其他物品,不能迅速回到方向盤處,車輛方向不穩,事故發生的機率會更高。
陋習2 開車時抽菸、喝飲料
有人把車比喻成愛人、老婆,甚至是家,認為可以在裡面舒服地做著辦公室裡的內容,比如抽菸、喝咖啡、喝飲料。但這種“小資”增加了安全隱患,小資不等於安全和規範。私家車主應該適時地講究情調,否則出了事故,反而損傷了情趣。
陋習3 行駛時氣囊上面擺放物品
氣囊可以在發生正面碰撞後彈出,提供緩衝和保護,以確保人身安全。氣囊在瞬時衝破塑膠面板,如果面板上放有物品,物品就會隨著向前彈出,速度之快也許可以趕上子彈。氣囊還未實行保護,“子彈”卻先傷了人,可謂功不抵過。正常行駛後,氣囊就時刻處於待命狀態,建議司機不要在氣囊位置上放置任何物品。一般方向盤和副駕前面板上,會有SRS的標識,這就是表示該處安置有“氣囊”。
陋習4 過水坑不減速
在賽場可以用快慢來決勝負,但在現實生活中,快慢還被賦予了很多道德意義。過水坑時減速慢行,避免濺傷行人,不但是一種良好的駕駛習慣,而且在很多時候可以保證自身安全。下雨天,由於道路看不清,水坑深淺難判,提前減速檢視也可以防止汽車熄火。
陋習5 加油燈亮繼續行駛
聽到一些開奧拓的人曾誇耀說,加油燈亮起車輛還目前北京市的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20萬輛大關,隨之而來的交通事故也不斷髮生,這其中既有野蠻駕駛的原因,同樣一些司機的不良習慣也成為交通事故的根源。現將一些不良習慣及其危害列出,為了給您提個醒。能行駛四五十公里,其實這種行為很冒險。目前類似千里馬的車型汽油泵直接安裝在燃油箱底部,汽油泵依靠汽油進行潤滑和降溫,如果汽油數量缺失過多,在行駛狀態下(汽油泵運轉),汽油泵不能得到正確潤滑和降溫,很容易造成泵體的損害。
陋習6 駕駛座椅太過靠後
一些司機因長時間開車總希望把腿伸直。司機把座椅位置調得太過靠後,腿部空間固然增大很多,但是伸直了腿很難在緊急制動時發力,而且由於安全帶的束縛,身體不能大幅前傾,導致制動不及時造成事故。
陋習7 駕駛時穿高跟鞋
由於高跟鞋把後腳的支點抬高,無形中增大了踩制動踏板的力度和角度,司機有時需要踮著腳尖去狠踩踏板,才能達到正常踩踏和制動效果。另外,長時間穿高跟鞋駕駛對腳部肌肉也會造成抽筋和拉傷。
陋習8 不開大燈和老開大燈
有經驗的司機為了規避因前車失誤而造成事故,有時會在超車時用大燈“提醒”一下前車,以免超車時前車臨時併線。此外,晚間行車,後面的車如果不開行車燈,前車很容易認為後面無車接近,在併線時造成對後車的剮蹭。“老開大燈”造成對面車輛晃眼,容易使其判斷失誤而且最招司機反感。
● 自動擋車駕駛技巧
近年來,自動擋的車子越來越多。很多人選擇自動擋的車,圖的就是個方便。但在找到輕鬆駕駛的感覺之後,又不免覺得它不夠味道,似乎在整體效能表現上總是稍遜於手動擋的車。就像全自動照相機(俗稱“傻瓜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