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3 / 4)

持大局。第二張居正剛進內閣不久,不夠資格主持內閣。所以在隆慶皇帝心中早有打算,高拱當幾年內閣首輔,張居正當次輔,將來高拱老了就讓張居正當內閣首輔。第三隆慶皇帝需要平衡。張居正雖然繼承了徐階的勢力,但是張居正不是徐階,不能和高拱制衡。張四維敢於和高拱對抗,就是讓隆慶皇帝注意自己,用他來制衡高拱。第四孟衝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太監,凡是得罪過他的人他都不會放過。相對的誰幫過他,他也會記住。張四維希望得到司禮監的支援,這樣的話張四維才有可能在內閣立足,甚至於成為未來的內閣首輔。任何一個內閣首輔都和皇帝以及後|宮都有密切關係,不然的話只能是人下人,永遠不能成為人上人。

張四維抓住了兩點,針對高拱的發言。第一,任何人不能翻舊賬,只能彌補過失,不能抓以前的過失。不然的話嚴嵩當政的時候,好多的過失,要是一一推翻的話,到現在都不能夠結束。所以嘉靖皇帝和隆慶皇帝多次下令,任何人不能翻舊賬,不能舊事重提。第二,秦泰真的做錯了事情。他在沒有得到朝廷的准許的情況下,擅自離開自己的家鄉,秘密潛入京城附近。不管出於任何理由,這件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不然的話大家都這麼做,朝廷就亂了,人心就散了。為此張四維建議對秦泰進行申斥,並提議吏部對秦泰進行降職處理。

高拱雖然對張四維突然發難很不滿意,但是並沒有針對張四維。這就是高拱和徐階的不一樣,要是換了徐階的話,徐階不整死張四維才怪。高拱雖然覺得張四維有點礙眼,但是也覺得張四維說得沒錯,所以並沒有馬上反駁張四維。張四維的話也引起了大家的討論,隆慶皇帝也漸漸發覺這個不起眼的“內閣行走”張四維有點意思。

隆慶皇帝其實希望聽見張居正和譚論的意思。高拱當內閣首輔是暫時的,將來的內閣首輔不是張居正就是譚論。隆慶皇帝為了自己,為了他的兒子將來的皇帝,希望早日選出一個人,重點培養出來當下一任的內閣首輔。隆慶皇帝也知道張居正和譚論都認識秦泰,而且三個人的私交都很好,他希望兩個人能透過這件事情分出優劣。

張居正沒有說話,看上去好像是在避嫌,其實是張居正沒有想好怎麼說。於私張居正希望秦泰能夠全身而退,甚至於出任一個理想的好職務。但是出於內閣官員考慮,站在公正立場,張居正應該處罰秦泰,甚至於將秦泰關起來。因為秦泰的煽|動力太大,無論是留在官場還是民間,都會對君王和朝廷不利。

譚論的脾氣比較急,這一點有點像他的老師高拱。譚論也知道自己不應該明著幫秦泰,但是他總覺得自己應該幫秦泰一把。譚論建議對秦泰有獎有罰,擅自離開家鄉要罰,建立奇功要獎。秦泰以前是正六品官員,行使從五品職務許可權。譚論提議秦泰降為正七品,使用從六品許可權,出任京城附近某縣的代理知縣或者縣丞。京城附近的衙門和一般地方的衙門不一樣,順天府雖然是一個府其實不亞於一個地方布政使。京城附近的縣級衙門,知縣名義上是六品,其實許可權不亞於五品官員。當一個候補知縣或者縣丞的話,其實不比秦泰原來差,再說了秦泰以前是“坐冷板凳”的,待遇上更是天差地別。譚論名義上是在處罰秦泰,其實是在秦泰某一個好出路。一旦秦泰當上了京城附近的知縣的話,只要破一些案件,就能名聲大震。到時候外放的話就是一個五品知府,留在京城也是一個刑部主事,秦泰的舞臺將會越來越大。

第四回 刑部大牢四

譚論的話令大家都悶聲不響起來,大家都以為這是高拱和譚論商量好的決定。高拱這個內閣首輔雖然是臨時決定的,但是總是一任內閣首輔,地位和身份不一樣。就算是隆慶皇帝也不好直接駁回高拱的決定,總要給這個新任內閣首輔一點面子。孟衝也知道了進退,只要有高拱和譚論在,秦泰就不會死。再說了真要讓秦泰死的話,張居正也會提出反對,到時候內閣三人聯手的話,隆慶皇帝都不好決定了。

譚論的話雖然沒有事先和老師高拱說過,但是高拱馬上領會了弟子譚論的用意。高拱也覺得一步到位讓秦泰出任刑部侍郎是不可能的,這樣做不但孟衝等人會反對,就連隆慶皇帝也會對自己有猜忌。譚論的辦法最好,讓秦泰出任一任京城附近的地方官,聚集了實力和聲望之後,順理成章地殺回刑部,到時候不要說是當一個刑部侍郎了,就是當一個刑部尚書也是可以的。高拱馬上表示贊成,李貴妃也點頭表示同意。

張四維卻又一次提出了異議,他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第一,秦泰沒有做過地方官員,不懂治理地方事務的事情。京城附近不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