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也就是未來的內閣成員,也就是內閣候補成員。張四維的年紀比張居正還要小,是內閣中年紀最小的一個,而且他為人圓滑,面面俱到,什麼人也不得罪。還有一個是高拱硬是要加進去的,他也是以“內閣行走”的身份列席會議。他就是隆慶皇帝當裕王的時候的侍讀,和張居正並稱為隆慶皇帝兩大親信的譚論。譚論不但是隆慶皇帝的親信,更是隆慶皇帝的同門師兄,他們是高拱的兩大弟子。徐階是張居正的老師,高拱是譚論的老師。但是徐階和張居正師徒漸漸離心離德,相比之下高拱和譚論的關係式越來越好。張居正是一個有大格局的人,一心想振興大明,為此不受嚴嵩和嚴世藩的威逼利誘,一心和徐階一起對抗貪官。隨著嚴嵩倒臺之後,徐階取代嚴嵩成為了內閣首輔,徐階的個人**越來越大。為了鞏固自己的力量徐階做出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為此張居正漸漸鄙視老師,最後走上了和老師徐階對立的道路。相比之下高拱的**不大,越來越成熟的譚論更是明白和理解老師高拱的想法。高拱和譚論既是師徒也是父子,兩個人之間幾乎沒有秘密。特別是這一次高拱“養病”,譚論被貶之後,兩師徒不但同病相憐,而且是同仇敵愾,成為了親密無間的“戰友”。高拱把譚論當做自己的接班人培養,一心想拱掉張居正,讓譚論成為下一任的內閣首輔。
這一次的“廷議”暴露了許多問題,特別是派系之間的鬥爭。因為有外人在場,李貴妃不大好發表自己的意見,馮保成為了李貴妃的代言人。一開會不久,馮保就得到了李貴妃的暗示,站出來表示要力挺秦泰。馮保建議內閣重用秦泰,就算不能讓秦泰掌控刑部,也應該讓秦泰出任一任地方長官。孟衝馬上提出反對意見,堅決要嚴辦秦泰,他的意思是殺了秦泰夫妻,同時降罪於他們的父母家人。孟衝剛說完還沒有坐下,性格暴躁的高拱就站了起來。這令大家大吃一驚,本來內閣首輔和皇帝應該是最後發言的人,也是最後拍板的才對,不應該是“急先鋒”。應該先讓高拱的弟子譚論發言,高拱在背後力挺譚論才對。沒想到高拱沒有這麼做,大家都以為高拱心太急了,其實只有高拱師徒才知道真相。高拱擔心譚論頂撞孟衝的話,會得罪孟衝甚至於隆慶皇帝。為了保護弟子譚論,也為了及時表達自己的見解,所以高拱直接繞過譚論,開門見山的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是在保護和維護譚論,更是為了表達高拱的強硬態度。
高拱用振聾發聵得聲音和語氣表達了他自己的意思,根本不用看隆慶皇帝和孟衝的臉色。高拱首先說明一件事情,當年把秦泰停職就是一個錯誤。當初高拱就極力反對過這個決定,但是由於徐階的堅持,才導致秦泰最終丟官罷職。現在看來這是朝廷的損失,更是內閣的一個大錯誤。秦泰這些年來不但沒有厭棄朝廷和皇帝,更是積極地配合皇帝和朝廷,挽回了一些名聲。如今又為了皇帝和朝廷,不顧自家安危,平息了這次的危機。秦泰不但沒有罪,而且有大功於朝廷,應該好好獎勵才是。高拱不但看好秦泰,而且像重用秦泰。鑑於秦泰是一個破案高手,高拱建議秦泰去主管刑部,當刑部尚書不夠資格,當一個刑部侍郎或者郎中足夠了。其實高拱也有私心,他從弟子譚論那裡知道秦泰和譚論關係很好,他想秦泰成為他的人,利用秦泰的名聲和威信,擴大高拱一派的勢力。有這麼一個“內閣首輔剋星”在,將來譚論做內閣首輔一定會順利多不少。
高拱的話令孟衝很是沒有面子,其他幾個內閣也不好意思。當初這些人剛進內閣,不敢得罪當時的內閣首輔徐階,都在同意秦泰去職的命令上打了贊成票,整個內閣只有高拱反對。要是翻舊賬的話,大家誰的面子都不會好過。就連隆慶皇帝也會沒趣,因為當時隆慶皇帝也沒有反對,他當時也想利用徐階對付秦泰,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喜歡秦泰這種的臣子。想秦泰這種臣子其實已經超出了君臣的界定,秦泰很有可能為了老百姓或者其他,真的敢於和皇帝唱對臺戲。海瑞是一個死腦筋,雖然得罪了皇帝,但不會危害朝廷和江山。秦泰卻不一樣,一旦鬧起來的話,真的有可能讓皇帝下臺,甚至於改朝換代。
或許是看到了內閣成員的尷尬,還有隆慶皇帝和孟衝的異樣,或許是自己有不一樣的看法,本來沒資格發言的張四維卻站出來反對高拱。張四維是徐階的人,徐階離開朝廷之後,張四維應該低調才是,沒想到他這一次竟然感和新任的內閣首輔高拱“叫板”。張四維其實在賭,賭隆慶皇帝和孟衝會保他。張四維很聰明,他看出了隆慶皇帝的心思。高拱回來做內閣首輔,並不是隆慶皇帝真的依賴高拱。第一是因為如今的內閣沒有人夠資格當首輔,只有請高拱回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