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部分(3 / 4)

小說:非主流清穿 全 作者:炒作

才懶得弄一個好端端的秀女給顯王呢。這卻是一個賣面子的好機會,給榮憲公主夫婦面子,也是給允祉夫婦面子。

微微一笑:“公主說的,我知道了。”

榮憲公主不敢逼問,咳嗽一聲,轉而說起欣安實在是爭氣,已經生了兒子了一類。

畫眉一挑簾子:“主子娘娘,簡王福晉來了。”

寧蕙沒料到還有一個榮憲公主,一怔之下,頓了一頓才請安行禮。淑嘉笑道:“都是自家人,何必這樣多禮。”又賜座。

寧蕙是想單獨求見的,然而她所求並不像榮憲公主這樣在時人看來“不合規矩”。榮憲公主是想借孃家之勢控制一下顯王側室,而寧蕙是婆婆要給兒子弄一個能生養的側室,理由正大光明得多了。

她親自挑選的兒媳婦年氏,出身好、人品不壞、長相可以、行止可人,卻也是到現在還沒生出孩子來,做婆婆的急了。年氏運氣不太好,自己沒懷上,過了一年,看著不太像樣兒,不得已,安排了個通房給丈夫,開始也是沒懷上。但是今年,就在聖駕起行前,通房然被查出有了身孕。

寧蕙做為一個婆婆還算是講理的,並沒有如何插手兒子房裡的事情。直到通房有了身孕,她才動了心思。看起來是兒媳婦身子有點問題,兒子既然沒事,就不能只在身份低微的丫頭身上播種。未來繼承家業的孫子,不是嫡妻所出,至少也要是八旗出身的正經側室生的。

應該說這個要求不算過份。

淑嘉被她一提,就想到了弘旦了,臉上也是很不自在。她一直因為自己能生,對於宗室裡頭正室生子困難這件事情沒什麼太深的感觸。沒想到年紀漸漸大了,對於這個“風尚”然有了切膚之痛。

寧蕙的想法太正常了,如果赫舍里氏還生不出孩子來,淑嘉是絕不樂意兒子隨便跟個女人生孩子的。必也要千挑萬選,再擇一側室給弘旦的。母親的個人素質直接影響孩子,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在這個時代,出身好一些的女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也高些,對孩子更有積極影響。

淑嘉、寧蕙是為兒子發愁的,榮憲是為女兒發愁的,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苦笑一聲:“兒女都是債啊!”

另兩個人還眼巴巴地看著淑嘉,淑嘉道:“你們說的我都知道了。”

————————————————————————————————————————

有了榮憲公主與寧蕙來求情的事情,淑嘉在避暑山莊住得就不甚痛快。風景再好,心情不好也是白搭。她放在坤寧宮裡留守的頭子就是紅袖,紅袖本人識字,還配了個識字的小太監跟著,隔幾日便有訊息傳來。

走的也是正大光明的路子,寫好了信,火漆封口,轉到東宮,弘旦就用驛馬給傳到了承德。紅袖的每封信裡,寫的都是皇太子夫婦琴瑟和鳴,同樣的,每一封信裡都沒提到東宮有喜。

看得淑嘉好不哀怨。

與淑嘉的心情相反,胤礽卻是情緒高漲的。

“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為這個皇帝賺足了口碑。萬民擁戴,乃是實情。這個滋丁,是從長泰元年算起的,幾年前雍王就奉命括隱,那裡候手裡的資料就是劃到長泰元年。以這一年的數字為基準,確定了各種計算方法。

每一道詔,提起來的就是他的年號,與這樣愛惜民力的內容相映生輝,必能使他這個皇帝光耀史冊。

半年下去了,只聽到好的聲音,一絲反對意見也無,胤礽心裡不是不得意的。然而,他在給三織造的信裡,卻是連哄加騙的:“凡事有利即有弊,新法亦如是。爾為朕之耳目,豈可欺誑於朕?永不加賦之推行,有行弊處,爾可直言。”

才半年光景,大多數人對於這個政策的體會還停留在表面意思上呢。此時文盲率高,民眾獲悉政策的途徑也有限,只聽到許多人說好,也就覺得以後生孩子不再加稅是件好事。即使有弊端,也不是馬上體現的。如果馬上體現,就只能說明,決策者制定政策的時候腦子擰筋兒了。

三織造一齊上折,皆是惶恐請罪,然後小心地解釋:真的是大家都說好。

胤礽有了信心,下一道詔令,就是挾此萬民擁戴之勢,對官場動手了。 憑良心說,他當太子的時候也算是這風氣的受益者。他家生活費有很多都是底下孝敬來的,光憑工資那些人是絕對出起這麼一大筆錢的。當然,咳咳,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太子變成皇帝,他要改革了。

也是因為有了鹽稅的增加與戰事的結束,胤礽手裡有錢、有了底氣而已。眾所周知,推行新政,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