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來了興致,扳了一回手指頭,挺失望地:“也就這兩對兒了,沒旁的。”康熙宮裡有三對呢,卻不適合這個時候拿來說嘴。
妃子們與宗室相熟得不多,也就是淑怡這樣的被多說了兩句,皇太后只囑咐各人回家好好準備、繼續用功學習婦德,結婚後跟丈夫好好過日子。淑嘉趁機向皇太后請旨:“老祖宗,我倒是有些話要囑咐她,她這一家去,就不宜再多出門,叫她稍等一陣兒,我再跟她說說話如何?”
皇太后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下一撥被淘汰的秀女進門磕頭的時候就看到了這一批最出挑的那一個站在太子妃身後。
皇太后每年見落選者也就那麼幾句話:“也是咱們緣份淺,你們回去好生過日子,總要和和美美的才好。”
———————————————————————————
寧壽宮的告別會一結束,淑嘉就攜淑怡往東宮而去。今天她依舊是步行,淑怡跟在她身後半個身位。出了寧壽宮大門,淑嘉與佟妃作別。佟妃對淑怡道:“這些日子你姐姐可是憋壞了,想把你叫過去說話又恐壞了規矩,落在人眼睛說你們輕狂,誤了你的前程,只好把我支使得團團轉,來來去去地看你。這下好了,你們姐兒倆好好說說話。”
淑嘉道:“這些日子多虧妃母看顧她了,還給謝過妃母?”
淑怡上前一步,對妃母一禮:“謝貴妃。”
“看她這樣伶俐,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還要再囑咐。得啦,我也該回了,他們回事兒的怕不已經到了我那裡堵門兒了。”
“恭送妃母~”
“淘氣。”
淑怡又退後一步,與淑嘉一道目送佟妃上輦,跟著淑嘉過來寧壽宮的紅袖才上前對淑怡道:“三姑娘大喜。”
淑怡羞澀地低下了頭:“你也打趣我。”
淑嘉道:“有話回去再說。”
再次來到東宮,淑怡的身份已經不一樣的。上一回她是作為太子妃的妹妹過來的,這一回雖然還是太子妃的妹妹,卻又添了一重身份,似乎更名正言順了些。雖然還沒有走儀式,正式的旨意還要石文炳接,然而在宮裡已經發了話了的情況下,她這個裕王福晉也已經是坐實了。
東宮對於未來裕王福晉卻不用再改禮儀,上回來是怎麼對她的,這回來還是怎麼對她。身份再變,她與這東宮的主子的尊卑關係還是沒能被顛覆。東宮眾人對於淑怡的再度到來,倒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淑怡再次踏進東宮,心情是舒暢了許多。原來先前家裡一直說的:“好好準備,你的造化小不了。可不要把煮熟的鴨子給弄飛了,那就面上無光了。”是說的這個!親王福晉!
她是庶出,做了福晉,對生母也是有好處的。又有,這指婚比自家聘嫁的優勢就在於,它是皇帝決定的,具有法律效力,諸如休妻這樣的事情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除非皇帝又讓你離婚了。有了指婚這道手續,哪怕在公婆面前,也能抬得起頭來。
到了端儀宮裡,眾宮女太監都是認得淑怡的,一齊上來道賀,淑怡也羞澀地應了。歡騰了一會兒,淑嘉便使眼色叫青衿去了一盤子的金銀錁子來:“他們好歹賀了你一回,你賞他們罷。”
淑怡袖子裡本還有幾個荷包預備著的,夏天衣服裡能藏得少,一眼看過去,太子妃身邊伺候的人數越過了她袖子裡的荷包數,她就沒拿出來,心裡正悔著呢。聽淑嘉這樣一說,驚訝地抬起了頭。
青衿已經盈盈走上前,端著盤子在淑怡很側站定了。淑嘉一揚下巴:“快著些兒,我還等著你說話呢。”
淑怡對淑嘉一禮,這才上前分了賞錢。紅袖笑道:“主子這樣大方的時候可不多啊。”
淑嘉道:“你個沒良心的,弘旦生日、弘曈出花兒、老五過百日,就連我自個兒的生日,我什麼時候短了你的賞?”
紅袖把個金錁子往袖子裡一收,只管抿嘴衝淑嘉直樂。
看淑怡分完了賞,紅袖上來扶起淑嘉往西暖閣的書房裡走,淑怡趕緊跟上。淑嘉並沒有端坐在寶座上,而是坐在書房的小榻上。新領了賞的宮女太監手腳也快了幾分,擺點心、上茶水,須臾妥當。
淑嘉在榻上坐了,一指對面的位子:“你坐到這裡來,我們說話也方便些。”
淑怡謝了座,斜簽著身子坐了,就聽到她姐姐問:“這兩個月在那邊那兒住得,覺得比在我這裡如何?”
淑怡帶著標準的微笑說著標準的答案:“自是姐姐這裡好,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