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看緣份吧。太子妃要開始參與太孫選妻的活動了。
從第三天開始,寧壽宮裡就分外地熱鬧。第二天,康熙又給皇太后請了一回安,母子倆說了些私房話之後,第三天帶著朝廷跑到暢春園去辦公,把宮裡留給老太太帶著一幫子女人盡情折騰。
皇太后辦這事兒也有經驗,並不公開放出風聲,說是要如何如何了。只是說,要過年了,宮裡人都忙,沒人陪她玩,於是到宮外找人陪她玩哄她開心。
每逢有皇子快要結婚的時候,都會有這麼個程式,京中權貴心裡早就明白了。這不就是老太太又要相看孫媳婦兒了麼?咦?不對!連十七阿哥都有老婆了,皇太后已經沒有即將成婚的孫子了。
一拍腦門兒!怎麼忘了還有十年來最大的一條魚?!皇太孫也快了啊。
京城的空氣開始湧動。
因為有經驗,皇太后一次也只叫幾個小姑娘來,也不是連著看的,中間還有些迷惑觀眾的選項。
京中貴婦們翻著小本本,第一天,有佟國維的孫女兒隆科多之多佟佳氏、阿靈阿的侄孫女慶復之女鈕祜祿氏、馬思喀的孫女即十二福晉的侄女富察氏。
隔了幾天,太子妃被診出喜脈,石家夫人西魯特氏過來看女兒,皇太后見她高興,讓她把家裡的孫女兒也帶來說話。
接著,又相繼有三福晉的侄女、仁孝皇后的侄孫女等年紀差不多的小姑娘得以入宮。
眾人抓破了頭也想不出誰會最終入選。有被相看的,估摸著自家情況,心高的奔著未來皇后的位子,務實的則想,皇孫們都大了,太孫的弟弟只比太孫小兩歲。又有,京中鐵帽子王家的孩子也快長起來了。這些是不錯的目標。
她們卻不知道,最著急的還是太子妃。
一聽皇太后說要把石家女孩子也叫過來,淑嘉的臉瞬間就黃了。近親結婚,畸形什麼的沒見著,生不出來的倒是一堆。皇太后跟順治是近親,沒孩子;皇太后她姑姑靜妃跟順治是近親,沒孩子;康熙與佟家兩姐妹是近親,統共生下一個孩子還生了就死。
真要弄個自家親戚的孩子跟兒子過,他們要是生不出來,必然有小老婆來生。到時候要如何面對?一個烏梁海濟爾默氏就夠讓她頭疼的了。那孩子,政治悲劇。淑嘉不想再弄這麼一個來。
弘晰的婚事呢,她犯不著拼死拼活攔著。說得直白一點,畢竟不是親生的,與親生的孩子還是有差距的,尤其在做一件有風險的事情的時候。
胤礽正高興又要添孩子的時候,聽淑嘉問他:“最近見幾個小姑娘,模樣兒性格都不壞,”細數各家,“你怎麼看?”
胤礽一挑眉,難道淑嘉想親自選兒媳婦?石家有相配的女孩子?唔,赫舍里氏裡頭,倒是沒聽說有什麼出挑的。
“那你去說一說嘛!先說好了……”淑嘉顧不得了,上前扯著胤祉的袖子,頗有幾分無賴的架式。
胤礽抽出另一支胳膊,食指上豎,放到淑嘉的唇上:“我倒是想起來了,富達禮與慶德都有女兒的?”這樣可不好,一門兩代皇后,只有在太宗、世祖時候出現過。今時不同往日啊!
淑嘉急了,頭一偏:“這怎麼行?!”沒等到胤礽說話,淑嘉趕緊加了一句,“別的都好,只有一樣,別從親戚家裡挑。”
胤礽有些詫異,又很欣慰:“依著我,倒寧願是取中你侄女兒,只是還要看汗阿瑪的意思。”
淑嘉倒放心了,胤礽沒把握?那就好。
淑嘉滿意於兒子不會與近親結婚,胤礽滿意於妻子識大體。胤礽想了想,又說了這半天來的猜測:“必不會是蒙古,他們那裡的恩典夠了。”這一點作為準皇帝的太子是很明白的。
“剩下的,不過是那麼幾家。”淑嘉順著他的話往下說。不是蒙古、不是石家,血緣就不會太近。這個時候,沒辦法講究太多了。
胤礽認真地看了淑嘉一眼,確定她是沒有因為他沒應下她侄女而有絲毫不滿:“到下回大挑還早,你先別耗神,還有身子呢。這事兒,不是咱們急,是他們急。”兒子都是太孫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娶誰家閨女都一樣。
淑嘉一想,也是。一開始聽到訊息的時候過於緊張了,沒看清其中門道,胤礽倒是先明白過來了。笑道:“也好,明兒是四弟妹兒子百日,我就去她那裡鬆快一日。你記得,”伸手點著胤礽的鼻尖,“汗阿瑪許是沒有把富達禮的丫頭指過來的意思,萬一有一點兒,你一定要攔了去!一定啊。”
“知道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