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相比,另一條旨意就讓後宮女人們樂於八卦了:江寧織造曹寅之女曹氏抬旗,令曹寅送女入京,著內務府選精奇嬤嬤教導。
曹氏,哦,現在該叫曹佳氏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皇帝下令送她入京又是個什麼打算?除非是要給個大恩典,要麼就是一封為主位,要麼就是指婚。收入後宮就壞大了,又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竟爭對手,康熙對曹家那可是相當親近的,如果是指婚,要指給誰?誰用得著讓內務府選精奇嬤嬤?
難道給十五阿哥指的不是太子妃的妹妹,而是這個曹佳氏?這其中最關心這件事的還是王嬪。
十五阿哥是她的兒子,兒子娶了太子的小姨子,怎麼看都比娶織造的女兒要好。換一種思路,康熙只抬了曹佳氏的旗,曹寅全家還在包衣,王嬪與曹家還有些七彎八繞的關係,媳婦出身低些倒是容易管教。
然而王嬪自己出身不高,兒子年紀又小,這兩年,康熙比較喜歡高氏。王嬪心裡的天平左右搖擺,最後還是盼望著十五阿哥有一門妻族強一點的婚姻。
皇太后是不著急的,康熙已經給她交了底了,十五福晉的人選還是不會變、曹佳氏是指給平王的。皇太后得了信兒,就把太子妃叫來八卦:“曹家的女兒究竟怎麼樣啊?你不是見過的麼?”
經她提醒,宮妃們也想起了這一茬,紛紛詢問。
淑嘉自然不能說曹佳氏不好,實際上,這小姑娘在她的印象裡實在是不壞。就揀了好的來說。
皇太后一笑:“你說好,必是不壞的,把她給平王我也能放心了。”
原來如此!
宮妃們心中有數,將來大挑要怎麼對待曹佳氏,也在心裡留了個底。孰不知,康熙就沒打算讓曹佳氏參加大挑。大挑的秀女牌子上都是怎麼寫的?某旗某佐領下某人之女。曹寅還在包衣呢,算哪撥的?
聖旨跑得很快,曹家的動作也不慢。接旨之後趕在聖駕巡幸塞外之前把閨女打包送到了京裡,曹家在京也有宅子,曹佳氏就住在那裡。曹家在京中亦有族親,也在內務府裡領有差使,遇上這種事情只有推沒有拽的,幫著遞了個話。
第二天,曹佳氏就被速遞到了寧壽宮裡供大家圍觀、考察。
曹佳氏又是一個令人驚歎的存在。
這曹家的小姑娘模樣兒非常俊俏:一身粉色旗裝,踩著花盆底兒,整整齊齊的小兩把頭,彆著兩三根玉簪子,玉質極佳,耳上掛著同樣質地的玉墜子。她膚色晶白,耳垂幾近透明,與玉墜子將要融為一體的感覺。一張瓜子臉,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瓊鼻櫻口,實在是個美人胚子。
人長得美,卻又不輕佻,唇邊掛著得體的微笑,目光也很穩。
進門先給皇太后磕頭請安。
皇太后一見就喜歡上了,招手道:“起來起來,過來說話,給她個座兒。”
曹佳氏又謝了座兒,才緩步上前,到了皇太后跟前一隻繡墩上坐下了,雙腿併攏,兩手交疊放於膝上。抬眼一看,上頭坐著個滿頭銀髮的老太太,一身老色旗袍,上頭金錢繡出了各種吉祥圖案。老太太的頭髮已經稀疏了,使勒子勒著額頭,再加上鈿子。剛剛招呼她的手上戴著長長的指甲套,腕上露出了數珠。
皇太后是好佛的,曹佳氏心裡有數了,掃過一眼又垂下了目光。聽皇太后問:“你就是曹寅的閨女?今年多大了?幾月生的?”
曹佳氏稍一抬頭,笑答:“奴才今年十三了……”順勢又掃了一下皇太后身邊坐著的一個年輕婦人,觀其年歲尚輕,然而衣飾之精僅次於皇太后而已,這是太子妃。
曹家領的就是織造,曹佳氏耳濡目染,自然學會了一些衣飾上的分辨方法。別看太子妃這一身衣服上面文繡不多,可那料子,曹佳氏卻是聽父親說過的,按品級,貴妃佟佳氏都未必穿得起來。
眾妃面上掛著微笑,冷眼旁觀。
曹佳氏從進門來就目不斜視,走路也是穩穩當當的,身子一點搖晃都沒有,看得出是經過調…教的。一開始略有一點緊張,謝了座,回答了幾個問題之後就放得開了,應對也很得宜。年齡、屬相、家庭、一路行程……具是委委道來,語速不急不徐,也不磕絆。
比起太子妃的四妹妹,居然也不差什麼,要說起相貌來,還要再好上那麼兩分。不論出身,確也當得郡王福晉了,這出身,皇帝也給她搞定了。
淑嘉也有些詫異,上回見面的時候她就覺得這小姑娘不錯,卻沒想到出落得這樣好。這位未來平王福晉這通體的氣派,提起“包衣”二字,簡直就是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