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大江北去 作者:沒事找事

其是要在“懸崖陡壁跌死猴”的江邊紀家崖中腰,鑿開一條101米長的截流大道。為此,總部領導和工程師們透過認真研究,提出了“梯形進軍”的新戰術:從崖頂到崖腳層層爆破,然後從崖腳至崖頂一級一級似臺階那樣開鑿,級級推進,使形成平面。

為了在頭頂藍天腳插漢水的滑壁上開啟場面,七師集中了200名新老炮手。他們腰束安全帶,像盪鞦韆似的在沒有立足之坎的紀家崖上,打眼放炮。同時,各師團也都為截流組織了技術革新專班,改進工具。

一師一營長(原為木工)江哲明,運用自卸卡車的原理,首創了自卸木船。他將兩艘木船連結在一起,在木船左右各安裝一塊可升降的活動甲板,又從中間安裝了千斤頂式的起重機械。這樣當左右兩塊甲板從中頂起時,便如同鳥的雙翅縱起,形成八字傾斜,把兩船石塊一下倒入江中截流部位,這比用人工一塊一塊地把石塊拋入江中快了百倍。與此同時,在紀家崖從崖腳到崖頂一層一層寬闊的臺階上,出現了腳踏打眼機、木構吊杆、鐵軌滑車、鋼索飛車等等革新工具。工效成十倍地提高,大大減少了肩挑人抬之類的勞動強度。

在紀家崖一次開挖中,七師四團團長張德元突然發現崖上有一塊桌子大小的懸石已經鬆動,在懸石下卻有幾十個民工在打炮眼,刨石渣。在此危急關頭,他一面呼喊崖下民工們趕快躲開,一面操起一根鋼纖衝上去,力圖用鋼纖別住懸石,讓民工們撤離險境,不料懸石壓力過大鋼稈彎曲了下去,老張眼見民工們已撤離,正想躲閃,可是那懸石卻躍動起來,他來不及撒手,大石已從他身上滾過……

懸石下的民工們得救了,然而,這位全團的指揮員卻壯烈地為漢江截流獻出了他寶貴的生命。

1959年12月26日,陽光燦爛,紀家崖上設定了截流誓師大會主席臺,主席臺上的李先念副總理向湖北、河南10萬勞動大軍宣讀了中央賀電。

臺下寬廣的土場上,數萬勞動大軍,佇列整齊,紅旗如林,鼓樂喧天,突擊隊員們手持撬槓,嚴陣以待。一列列35噸大卡車和解放牌汽車滿載著塊石和15噸重的混凝土塊,等待最後的時刻。

此時,100米寬的合龍口,急流呼嘯奔騰,如群龍捲起千堆雪。隊隊卡車穿梭,接連不斷飛馳到龍口邊卸下塊石,突擊隊員們一擁而上,把卸下的石塊撬進龍口。龍口逐步縮小到50米、30米、10米……此時江流如群蛟掙扎奔撞,把一塊塊大石頂出龍口。於是,指揮部又一聲令下,一輛輛35噸大卡車載著一座座15噸重的混凝土三角預製塊,飛馳而下,傾卸入龍口。之後,千萬雙眼睛都投射到最後一塊擱在邊上的混凝土預製塊上,只要它滾到龍口中心,便能截住漢江之流。這時突擊隊員們個個赤膊上陣,從三面插入撬槓,在萬眾“加油”的吶喊聲中,他們鼓起猛勁一下掀翻了這個15噸重的混凝土塊——真是一石壓斷長龍脊。從此,左右兩岸連成一道長堤,橫斷了浩瀚的漢江。全軍以3小時10分鐘速度完成了漢江截流!主席臺上下、山上山下、堤上堤下萬眾歡騰,鼓樂齊鳴。

當時的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腰斬漢江何須驚,敢教洪水變金龍。他年再立西江壁,指揮江流上北京。”(南水北調之意——筆者注)

百年大壩——一個時代的警示

1

1960年,丹江口大壩進入第二期施工。

二期工程中,壩體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這些問題概括起來為三個方面。一是澆築工藝上草率馬虎使壩體混凝土振搗不紮實,出現架空,嚴重的部位被人們形容為蜂窩狗洞;二是混凝土質量不好,再加上溫控不嚴,致使出現大量裂縫,最嚴重的由基岩裂起,向上延伸達十多米,並且從壩的一側裂通到另一側;三是接縫灌漿系統埋設的管道阻塞和灌區封閉失效,其中有些壩體部位與縱縫連通,出現一縫灌漿,而上下前後縱縫串通的現象。這些嚴重的質量事故,國內外均無先例,當然也就沒有可供借鑑的處理經驗。質量問題,不僅受到部屬各管理部門的眾多非議,而且受到工地有識之士的責難。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丹江口大壩:十萬人生命鑄就的豐碑(10)

1962年2月,國務院在決定主體工程停止施工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應吸取教訓。當時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馮仲雲來工地召開了幹部大會,宣讀了國務院這一決定,要求一定要把事故處理好,才能復工。

如何處理好事故儘快復工,實為一大難題。壩體質量上的事故處理得如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