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江口我有幸巧遇了我中學時代(襄樊四中)的老校友、漢江集團原宣傳部部長常懷堂先生,高我八屆的常懷堂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丹江口水利樞紐,他用手中的筆記述了大壩建設的日日夜夜,他同時用自己的良心為丹江口庫區移民艱難的處境不斷向中央寫內參。在丹江口大壩風雨滄桑了30多年後,在漢江被攔截、最終成為今天的“調水源頭”之後,常懷堂記述的千軍萬馬築圍堰、截江流的日子,向我們再現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我原是部隊文化教員,1958年底調到丹江七師即天門縣民工師宣傳部辦《工地戰報》。為了辦好《工地戰報》,除了掌握一些重要宣傳資料外,更主要的是深入工地,同時也參加一些總指揮部、師部的戰地會議。這樣,把每天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整合了我的“工地日記”。下面便是我從“工地日記”中篩選整理出的資料,大部分是身臨其境的記述,以此作為建設丹江口大壩的紀念——
1950年,黨和政府就派了大批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到漢江各處進行勘探,幾年中先後鑽探達3萬多米。1958年3月在中央成都會議上批准了漢江丹江口水庫工程動工興建。
1958年9月1日,10萬勞動大軍陳兵丹江口漢江左右兩岸,設在山崖上的“漢江丹江口水利工程總指揮部”於上午9時透過高音喇叭,發出了破土開工的號令。
“轟隆、轟隆!”幾聲巨響,右岸黃土嶺、風凰嶺一朵朵煙雲沖天而起,土石如同飛蝗,遮天掩日,高高的黃土嶺、鳳凰嶺頃刻塌了半邊。
腰斬漢江建大壩,按照最初方案,修建圍住半個江面的耳形圍堰,需要1000多噸鋼板樁。這種構件,當時國內還不能生產,要從國外進口。如果改用木板樁,也需要2400立方米優質木料,並要進行長途採伐運輸。這麼一來,開工期就要拖延一年以上。這些,也都不能適應10萬大軍上陣,圍堰必須搶在枯水的冬春季節完成。在這種情況下,總指揮部召開了幹部、技術人員、工人、民工的大討論,最終根據我國幾千年傳統的築堤方法,提出了“土砂石組合圍堰”(據說這一方案最早是荊州專員饒明太提出的——筆者注)方案。即不用鋼板樁和木板樁,而採用拋石、填土、滲沙等方法修築圍堰,攔江截流。
1959年11月丹江口大壩一期工程截流(十堰圖書館文獻部)
擔任這項工程任務的是二師和七師,兩師一上一下,都將堰堤修向江心。然後,轉彎相對——合龍起來。這樣二、七師自然形成了成了對口賽,“看誰先把堰堤修築到合龍口?”於是工地職工不分晝夜,雨裡、雪裡、泥裡、水裡,你追我趕。
記憶中有一天,小雨夾雪紛紛地下著,冷風凜冽,七師民工冒著雨雪從左岸用船運載塊石馳向右岸圍堰,到了堰口,船被河底石塊所阻,無法前進。要想開通航道,需20人下水作業。當時,雖是天黑地暗、激流、水冷刺骨,但民工們在二團三營營長徐福成帶動下,黨團員爭相報名下水,共有31人,他們個個赤膊短褲,毫無畏懼,鑽入湍急江水中,搬石塊、開航道。李花子腿已凍腫,還堅持扎到江底用繩子套住兩人抬不動的大石塊,讓眾人一起用力拉了起來。人們在冰冷江水中堅持幹了8個小時,終於扒開了航道,讓一艘艘滿載塊石、黏土的船隻順利透過!
一個星期後,12月25日這一天,江風呼號,寒流滾滾,漢江右岸江面1300米的耳形圍堰只剩下數十米的“龍口”了,圍堰就要合龍了。但合龍口上激流洶湧翻騰,不斷沖走兩端堰頭上的石塊、泥沙。在與江水爭速度、搶時間的關鍵時刻,指揮長張體學透過高音喇叭,發出了圍堰合龍的命令。頃刻間,二師、七師在兩邊相對的圍堰上,你追我趕,板車、斗車、筐擔滿裝土石,似長龍游向合龍口。江上七師、一師等單位的船隻滿載大石似龍舟相競而來,一條條籠滿石塊的石枕躍入合龍口,一車車土石湧進合龍口。洶湧的江水還沒有來得及把投下的石塊衝開,上面的石塊、石枕、黏土已一層一層地壓了下去,扎住了基腳……土石終於從沸騰翻白的龍口冒出水面,使圍堰連結成半月形,牢牢圍住大半個江面。建築丹江大壩的第一項工程——右岸圍堰合龍!土沙石組合築圍堰的成功,使整個工地的人們歡呼、雀躍……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丹江口大壩:十萬人生命鑄就的豐碑(9)
2
1959年7月18日,總指揮部發出了“腰斬漢江,今冬截流”的號召。完成這一任務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備足70萬立方米塊石,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