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小說:大江北去 作者:沒事找事

靠砍伐,已出現就近砍伐不到的問題,靠外地運煤,當時鐵路不通,公路還在改造,沒有多大的運載力,只有就地設法。經過鑽探,發現鄖縣的葉大區儲有大量石煤,就決定在此建立煤礦。當時從房縣、鄖縣立即抽調民工7000人,進山築路挖煤。石煤堅硬,熱量低,燒用困難。但為了解決燃眉之急,也只好“石頭當煤燒”。沒有蔬菜基地,幾萬人沒有菜吃,連鹹菜都買不上。於是街上出現了大批賣紅薯葉子的農民。一時就傳出了“紅薯葉子當菜賣”的軼話。

那幾年,鄖陽各級黨政幹部一方面要堅持日常工作,組織農民職工建設鄖陽,一方面要以相當大的精力投入三線建設,真可謂兩副重擔一肩挑。那些年,正是“文化大革命”處在“奪權”高潮時期,很多幹部都沒有“解放”。他們晚上檢討、接受群眾批判,白天仍然堅持工作,在異常困難的情況下肩負重任。他們忍辱負重,心力交瘁,但他們仍服從需要,到建設第一線,與民工同甘共苦,艱苦奮戰……

關於丹江口水庫和黃龍灘水庫

1

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末,國家先後投資11�7億元在鄖陽地區興建了兩座大、中型水庫,即均縣境內的丹江口水庫和鄖縣境內的黃龍水庫。位於漢水與其支流丹江交匯處的丹江口水庫,1958年動工,1973年全部建成,總庫容209億立方米,電站裝機90萬千瓦;一個是位於漢江支流堵河下游黃龍灘的黃龍灘水庫,1969年動工,1974年建成,總庫容為10億立方米,電站裝機15萬千瓦。後者是專為二汽發電、用水而建。

丹江、黃龍兩個水庫建成後,淹沒鄖陽地區良田31萬畝,山林27萬畝,淹沒塘、庫、堰、渠等水利設施5900多處,淹沒公路180餘公里,碼頭、渡口110餘處,郵電、廣播線路3000多杆公里。淹沒區涉及5個縣、25個區鎮,其中淹沒均州、鄖縣兩座古縣城和沿江7個大型集鎮,動遷移民6�5萬戶,近32萬人,拆遷房屋17餘萬間,在動遷的移民中,外遷移民9萬多人,餘23萬人後靠就近安置,使本來耕地就很少的庫區人民生產生活更為困難,在以後的幾十年裡都無法擺脫貧困。

建設丹江、黃龍水庫,鄖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長達20年的建設中,平均每年呼叫鄖陽6萬多勞力,多時達10萬人。在那個特定的歷史年代,這支勞動大軍的勞動是無償的。他們開山劈嶺,築壩修路。白天干在荒山,夜晚睡在鋪著稻草的工棚,就連稻草也是各自從生產隊挑來。他們吃的是從自己家裡挑來的紅薯、紅薯葉酸菜、苞谷糝,每天勞動10小時以上,由生產隊給記價值幾分錢、幾角錢一天的工分。由於飢餓和每天10小時以上的繁重體力勞動,加上泥石流、滑坡、放石炮等,修兩個水庫的鄖陽民工有2658人致殘,有210人失去生命,有的年齡不足20歲。

鄖陽:苦難而發著哲學之光的石頭(9)

建設丹江、黃龍水庫,無償砍伐鄖陽沿江31萬畝山林,貢獻木材101萬立方米,燒柴6億斤。加之規模宏大的二汽建設和襄渝鐵路建設,共計無償調運鄖陽的木材約300萬立方米,按每根木材直徑20公分、長2米計算,這些木材接起來相當於長江的12�5倍,可繞地球近兩圈。與此同時,無償提供十幾萬勞動大軍所需的燒柴20億斤,致使鄖陽的森林資源消耗量達1000萬立方米。農業資源的減少和幾十萬勞力連年參加三線建設,使鄖陽的農業元氣大傷。

建設丹江、黃龍水庫,鄖陽地區貢獻的糧食、蔬菜和各種生活、生產用品都是天文數字,據當年鄖縣縣委機關報《鄖陽報》報道:1959年1月14日,鄖縣支援丹江指揮部召開了各鄉鄉長、糧管科長和交通運輸部門負責人會議,董昶副縣長親自主持,會議全面討論研究了每天運36萬斤糧食和木材、蔬菜的措施,全縣抽2萬勞動大軍專門集中並運各類物資,其中有5000人專門運送糧食,提出了“人、馬、車、船齊作戰”的口號。漢江、堵河、滔河上船隻來往不斷,公路及通往各公社的大路上,車拖、馬馱、人擔川流不息,運往漢江邊和公路邊的糧食有780餘萬斤。全縣組織了汽車12輛、馬車24部、人力車209部、騾馬253匹、大小船隻680只,載重量達6500餘噸。僅1959年1月14日統計,運往丹江水庫的有白米、稻穀、小麥、紅薯乾等達45�5萬餘斤。為了讓丹江口工程建設者在工地歡度第一個春節,鄖縣還支援丹江口大量副食品,計有肥豬3361頭,蔬菜7�4萬餘斤,醬菜5�6萬斤,木耳2000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