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1 / 4)

小說:大江北去 作者:沒事找事

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的墓葬中,就發現了用蚌殼排列成的龍虎圖形。到殷代前後,古人就把春天黃昏時出現在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為一隻鳥,同時把東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一條龍,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一隻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為龜蛇。隨著天文學二十八宿體系的形成,每七宿組成一種動物形象,即四象或“四宮”。其中北宮玄武七宿為:鬥、牛、女、虛、危、室、壁。古代的星辰崇拜把玄武的神格地位進一步抬高。

到春秋戰國時期,五方配五色等五行之說流行,四神、四象被納入五行系統,具備了“鎮四方,闢不祥”的守護神職能。到秦漢時期,在《淮南子·天文訓》和《史記·天官書》等書中對四象已有了系統記載,皇宮也常用四象來命名四方的門闕殿樓。在儲存至今的西漢宮殿建築構件——四神紋瓦當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四神的形象。這表明四神之一的北方玄武已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和崇尚,並影響到世俗生活的許多方面。

到隋唐時代四聖崇拜已眾所周知……

從秦漢文獻和後世的一些道經中可知,玄武神在古人心目中具有司北方、司水、司命、司生殖及降妖伏魔斷滅不祥之職能。簡言之,玄武神為北方水神。

這個神秘的水神,幾千年屹立在漢水之畔的武當山上,福佑著鄂西北人世世代代的吉祥和文明。現在,他管理的漢水就要北上,以解救北方無水之大危。我想此刻,這位北方水神站立在拔地通天的武當山上,向北,以憂慮的眼神瞭望北方乾渴的大地;然後,迴轉身來,再看眼前的一片滄浪綠水和已沉在水下的故國家園,他會發出一聲響徹長天的聲音:“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

txt小說上傳分享

淅川:古丹陽最後的告別(1)

丹江作證

1

丹江,古稱丹水、淅江、粉青江。發源於秦嶺南坡的丹水和美麗的漢水一樣,她們姐妹般從遠古走來,孕育了兩岸一大片文明;在現代交通出現以前,漢水和丹水血脈般溝通著黃河和長江的兩河文明,作為古中國中部的兩條黃金水道,她們同時成為中華文明程序中最神聖的載體。

丹江作為漢江的最大一條支流,流出了陝西鳳凰山,從陝西商南月亮灣便進入了河南淅川縣境,在境內一路逶迤100多公里,流過9個鄉鎮,在香花鄉西南進入湖北丹江口、入漢江。在漢江和丹江共同承載起21世紀的中國文明時,我們突然發現,在她千萬年行走的來路上,竟然創造了那麼多古老的輝煌。走在淅川這塊土地上,古風撲面而來。這塊土地古老得有些神奇,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屈家嶺、龍山及商、周、漢的文化遺址達23處!從春秋至秦漢、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在這裡設縣,且古縣城遺址多達13處!

而淅川的考古已向世人證實著一種古老的輝煌——淅川是楚文化最早的發祥地。

城市誕生於江河之岸或江河之會地,這已為考古學和人類現實所實證。在丹水和淅水(流經淅川縣境內另一支河流,俗稱老鸛河)的會合地誕生了古老的楚丹陽,這是丹江口水庫初期工程淹沒了淅川50餘萬畝土地之後的震驚考古界的一次重大發現。考古學專家的貢獻即是幫助人類尋找並證實被湮埋了的歷史和文化。現在,我們來看專家曹桂岑、李雪梅等人告訴我們20世紀70年代的那次重大發現——

1977年10月,當地群眾在淅川倉房鎮下寺附近發現了一座被庫水沖刷破壞嚴重的古墓,縣文化館在調查、清理後判斷是一座春秋中期的古墓葬。第二年春天庫區水位下降時,縣文化館在此墓周圍發現了更多的墓葬。他們先選擇了一座較大的墓葬進行發掘,這座古墓後被定為下寺一號墓,出土了包括青銅器、玉器在內的珍貴文物449件。在稍作整理後,他們又對另外兩座大型墓葬即下寺二號、三號墓進行發掘清理。二號墓的形制比一號墓略小,但墓內出土的器物,無論數量還是鑄造水準,都十分驚人。

二號墓中出土的升鼎銘文中有“王子午自作”等字樣。子午即子庚。《春秋左傳集解》載:楚共王時(公元前561年)子庚為楚司馬,楚康王二年(公元前558年)為楚令尹,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子庚卒。原來王子午就是春秋時期曾“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的楚莊王的兒子、楚共王的弟弟,並曾擔任過楚康王的令尹,即後來的宰相,史書上也稱他為令尹子庚。同時二號墓的絕對年代也可以確定是在公元前552年以後。

從1978年到1979年,河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