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投資固定資產過多,虞洽卿的三北公司出現嚴重的資金週轉失靈,虞洽卿再次施展他的借債手腕籌措資金。由於當時銀行貸款條例規定,凡企業購買輪船用於航運業,銀行將給一定的資金援助,只須先付三成定金,餘款可以在六個月內還清。也就是說,購買一艘船,可以向銀行抵押後獲得船價一成的款項,付去船價三成的定金,將有四成的現款餘額,這不失為一種短期的借款方式,就這樣虞洽卿越窮越買船,反而幫自己渡過了難關。
1926年以後,帝國主義的大批商船來華,形成了船多貨少的局面,加之軍閥混戰,商業停頓,三北公司的輪船又多是舊船改裝而成,質量、服務、速度都遠遠無法同外船競爭,因而被迫停航。
航運一停,債主立即蜂擁而來,虞洽卿卻顯得不慌不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遇到老實的債主上門,他總是賠盡笑臉,滿嘴客套,請求寬限幾日,有時也開個空頭支票應付一陣。若對方上門糾纏,死活不肯走,他就一頭鑽進租界內,“小躲進戲園,大躲泡澡堂”,有時甚至十天半月不露面,讓債主無可奈何。遇上大債主上門,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既不逃也不躲,沒等債主坐下,就大聲問兒子,誰誰家的款子備齊沒有?兒子回答沒有,虞洽卿馬上顯出勃然大怒的樣子,破口大罵:“我早就告誡你們,做生意要講信譽,貸了人家的款豈能一拖再拖?”父子兩人戲演得十分精彩,甚至裝作要大打出手,弄得債主趕緊充當調停人,自願要求延期。
直到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