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方是男兒真本色。茂公你也休要胡言,你若在那種時候若還能思前想後畏手畏腳,當年就不會切下自己的一塊肉來給單雄信吃了。”
“哈哈,好,好,這等事情我們都不必提了。”李勣擺手笑道,“好吧,在場的都是熱血好漢,英雄俠氣,行了吧?吹捧可曾完了,我們該談正事了吧?”
“嗯,那必須是英雄好漢,才能坐到一起商議此等國家大事。”秦慕白打趣的笑道,“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與二位共勉。”
“哈哈!”李道宗與李勣一同大笑,還誇秦慕白文武雙修出口成章,端的了得。
又幹了一回剽竊勾當的秦慕白暗自好笑,也就生受了這般吹捧。
“茂公,你對長孫無忌力主罷去與吐蕃一戰,如何看待?”氣氛活躍了一些,彼此的距離也拉近了,李道宗便切入了正題。
李勣點了點頭,說道:“其實從大局上看,長孫無忌也算不得有錯。常言道知兵者不好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戰爭,畢竟不是好事。尤其是現在,我大唐突生內患東宮傾倒,朝堂之上風聲鶴唳人心惶惶,陛下又臥病不能理事。若在此時悍然動武對外加兵,便是雪上加霜於國不利。”
“但是從長遠來考慮,此時若放棄戰機,對我大唐損耗巨大。”秦慕白說道,“吐蕃與我大唐已經爭鬥好幾年了,變了各種手法來與我抗爭,皆不得勝。如今他們求婚失敗帶著一口怨氣迴歸高原,策動高昌反叛,就是想從外圍封鎖我大唐,將我們的戰線拉長拉大。眾所周知,我大唐在西域的控制力一向薄弱。東起涼州西至蔥嶺,萬里疆域大小數十國,皆與我相鄰,對中原的富饒虎視眈眈。在那裡,雖有一些國家對我大唐稱臣,比喻說高昌,但實際上只是一個虛妄的名份。反而,吐蕃與西突厥對他們的控制力更加強大。原本,人家遠在千里之外,臣不臣服其實對我中原影響不大。但是,我大唐的絲綢之路可是一條源頭活水,就此被掐斷,非但是財富的損失,從長遠戰略上來考慮,也是極不安全。若高昌背反我等視而不見,其餘小國就敢效仿追隨。如此,大唐在西域的威信與控制力當喪失殆盡。從而,吐蕃就敢糾結這些盟友,一共對大唐發難。到那時候,群蟻蝕象,再加上吐蕃這隻伏於臥榻之側的猛虎,我大唐如何應對?”
“慕白所言極是。”李勣接過話來說道,“看來皇帝陛下沒有看錯你,你的確有著長遠的戰略眼光。不錯,高昌反,在現在看來不過是疥癬之疾。可是放任其自由,就會成為肘腑心腹之患。大唐失去一個每年送上些許牛羊器玩的臣屬國不可怕,損失絲綢之路的財富也不可怕,致命的是猛虎加上蟻群,不出百年,中原必然大禍。蘭州,是大唐擺在西域的一對拳頭,這時若不打出去,將來就等著被人打得毫無反手之力了。從這一點上考慮,蘭州必須出兵,絕對不能坐視高昌反叛不理!”
說到這裡,李勣頓了一頓,鏗鏘道:“我的個人立場,支援蘭州出兵,西擊高昌!並藉此機會,襲捲西土製霸西域。但是,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豈不說那裡小國林立政治宗教都十分複雜,還有吐蕃、西突厥這樣的大勢力在背後撐腰。當是憑藉武力,我大唐肯定無法達到制霸西域的目的。攻城攻心伐兵治民,須得雙管齊下才行。不是我李某人背後說秦二哥的壞話。打仗,秦二哥絕對沒問題,當今天下罕有敵手;但是伐謀治民,他還離不開你這個兒子。”
“茂公說了句大實話。”李道宗深以為然的點頭,說道,“高昌之戰,表面看來只是一場小型的平叛戰爭,但實際上,它是一場關乎大唐國策、中華千年大計的巨大戰役。指揮這樣的戰役,須得大手筆,大智慧,大能耐。放眼當今天下,大概有四人能做到。”
“哪四人?”李勣啜著茶笑而問道。
李道宗笑道:“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嗎?其一,當然是鼎鼎軍神衛公藥師,不過他不大可能重披戎裝上陣殺敵了;其二,便是你英國公李茂公,但是,你身為北疆長城,如何脫身到西域用兵?其三,便是很容易讓大家忽視的我朝另一名軍神,皇帝陛下本人。”
“我贊同。”李勣點頭。
“那第四個,自然就是衛公的關門弟子,秦慕白了。”李道宗說道,“雖然你師從衛公的時間最短,但最有天賦最得精髓。尤其是,除了在軍事上的長處,你還在政治民生上別人一套,蘭州這兩年來的轉變就是明證。”
這並非是誇獎吹捧,秦慕白也不推卸否認,只是說道:“如王爺所言,我恩師、世叔、陛下,三人都可以勝任,但都不可能親身前往,只剩下秦某一人。精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