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2 / 4)

小說:長安風流 作者:生在秋天

他是要與自己商議機要,便不再推脫,隨他來到一棟雕樓之上。

“此處清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但凡任何話語,出君之口入某之耳。”李泰一邊展開一副曲譜,一邊說道,“慕白,儘管賜教。”

“不敢當。”秦慕白笑了一笑,拿著那副古舊的曲譜作勢細看了幾眼,點頭,“原來是《高山流水》的箏曲,是真品沒錯,但應該是三國時留傳下來的,而非先秦時的版本。”

“我就說,慕白是大行家嘛!”李泰呵呵的笑,說道,“其實小王覺得,古曲未必就一定能勝得過今曲。慕白說從此不再奏樂,小王甚感遺憾。別的不說,小王實在是想聽一聽,那一日慕白在終南山上奏過的那一曲《蘭州鴻》。”

秦慕白的心中隱隱的抽痛了一下,眉頭微擰,說道:“那是妖兒的遺作。”

“哦?抱歉、抱歉!小王實則無意觸及慕白的傷心之事!只是聽聞,那一日凡是上了終南山的無不淚染衫襟,就是因為聽了慕白彈的這首曲子的緣故。小王一時嚮往,因而才……”李泰急忙辯解。

秦慕白微笑的擺了擺手:“殿下不必在意,死者已矣,在下並非是放不下的人。”

“如此便好。慕白是真英雄,偉丈夫,自然不會因為至愛的離去,而從此一撅不振。這也正是小王看得起你的地方。方今大唐天下多事朝堂不安,正有許多的大事,有待慕白區處啊!”李泰頗為感慨的道。

秦慕白笑了笑,心忖你繞了大半天的彎子,總算說到正題了嗎?等的就是你這句話,我才不會主動提起呢,非要你憋不住了最先挑起話題,後先制人,我反而能夠佔據主動。

“殿下所說的‘大事’,究竟有何所指?”秦慕白問道,“殿下也是知道的,在下官品低微又是外官,朝堂之上的事情,知道的並不太多。難道殿下所說的大事,與在下有關?”

“那是自然。”李泰眯著眼睛笑笑的點頭,說道,“長孫無忌召開閣部會議,商議蘭州戰和之事。你說,此事可曾與你有關?”

“哦?”秦慕白做驚訝狀,問道,“那可曾有了結果?”

“雖然還沒有最終的結果,但是主和派,已然佔據了絕對優勢。照這樣發展下去,蘭州是不會打仗了。朝堂會派出使者出使吐蕃議和賜婚。”李泰說道。

“哎……”秦慕白十分遺憾的搖頭,還用拳頭在桌上輕輕的砸了砸以示不甘與憤懣,嘆道,“如此,前次在蘭州的諸般努力與付出,皆成泡影!”

“是啊!此前陛下定下的河隴與西域全盤大計、軍國大策,也成一紙虛話!”李泰也跟著嘆息,搖頭道,“雖然現在我大唐朝堂頗多動盪,但是我們還是有那個實力與底氣,與吐蕃一較長短的。奈何,長孫無忌等人只看重眼前,忽視了百年大計。他們哪,謀事謀國只放眼一朝一夕,專為自己的功名與政績著想,以為國無大事便是大安,不圖長遠。這種做法,守成安國尚可,宏圖霸業,不行。”

“殿下此語,說到點子上了。”秦慕白點頭道,“原本,蘭州大計就是宏圖百年、事關國運與民族興衰的大業。雖然一時之間是會有些窮兵犢武勞民傷財,但是,站在歷史與民族的角度上看,卻是利大於弊的。此時,吐蕃聯合高昌與我對敵。我大唐若不給出強有力的反擊,西域諸國勢必跟著起訌。到那時,便形成席捲之浪潮,非但是西域盡失河隴危急,長相以往讓他們發展壯大,還會要威肋到中原。長孫無忌等人只因當前朝堂不寧就要放下這全域性國策,我深感遺憾!”

“慕白,你光是遺憾,有何作用啊?你肩負蘭州大計的主要責任,這種時候,你難道不應該站出來,挑明立場堅持主戰?”李泰試探的道。

秦慕白苦笑的搖頭,說道,“殿下就休要再取笑秦某了。秦某向有自知之明。我不過就是個蘭州都督府轄下的別駕與威衛翊府中郎將,連參加御前會議的資格都沒有,談何立場、談何堅持?”

“什麼?”李泰驚訝道,“難道,長孫無忌與褚遂良,連參加會議的邀請也沒有給你?”

“沒有。”秦慕白挑了挑嘴角,冷笑的搖頭,“他們這麼做,也是應當吧!”

“哼!太可恨了!”李泰恨恨道,“最應該參加會議之人,因何排除在外?他們這明明就是不容異言獨掌朝綱!”

秦慕白暗自好笑,心忖你怎麼還不露點狐狸尾巴啊?你不露,我怎麼知道你是自己人,怎麼與你狼狽為奸?

正思忖著,李泰桌子一拍,沉聲道:“慕白,這朝堂可不是他長孫無忌與褚遂良的朝堂。小王雖然不才,但也還能說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