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條鮮活的20多歲的生命,死而不能復生,且留給他的父輩和祖輩及其親人的痛苦,將伴隨著他們的一生。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曾說過,可殺可不殺的,儘量不殺。因此,我提請檢察委員會討論後,委員們都同意我的意見。經法院與監獄協調,監獄將案件撤回,給了該罪犯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
我知道,一名檢察官在工作中,要想真正把職責履行好,是需要有法律勇氣和法律藝術的。
中國有個成語:智勇雙全,這是我國曆來對人才評價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一個人幹事情只憑借一時之勇,依靠“拍腦袋”的方式進行決策,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偏差,造成工作上的損失。
謀是一門藝術,它講究在幹事情的時候審時度勢地考慮綜合環境的因素,將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協調運用起來。在這樣一個系統工程中,既需要講究原則性,又需要講究靈活性,懂得“有所得”和“有所失”的辯證關係,用大局觀全面統攝各項工作,真正做到“善謀”。
謀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緊密將“所學”用於“所幹”。謀事的核心是“學以致用”,這不僅是我們成就各項事業的出發點,也是我們與時俱進的落腳點。有些人對待工作只是簡單地執行,有的人則有所創新,這兩種人處理事情的結果和層面會完全不同。凡事按規矩去做,不會出問題,但是也不會出亮點。
做事前謀與不謀,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未必見得。凡事只要認真、科學、積極地去謀劃,勝算就會掌握在自己手中。“謀”,可以把不可能轉化為可能,把常規轉化為超常規,甚至把似乎已成定局的失敗轉化為奇蹟般的成功。“謀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善於謀事,科學幹事,確保一方和諧發展,是領導幹部本事的重要體現。
▲虹橋▲書吧▲BOOK。
第43節:清醒四 佔著茅坑不拉屎,必會被轟走(4)
善於謀事是本事的前提。“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事者不足以謀一時。”謀事在前,辦事在後,謀事是辦事的前提,也是成功的訣竅。謀事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領導者的綜合素質,善謀事者才是高明的領導者。
做一個高素質的謀事者,就要成為一名“學習思考型”的幹部。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當今社會,正逐步成為學習型社會。身處這樣一個社會,不學習就要落伍,不思考就要被時代所拋棄。只有知識豐富,思維才能敏捷,能力才會提高,謀事才有成效。共產黨員、領導幹部身負重擔,就更應勤以致學、學以致用,努力做一名好學不倦之領導,不做不學無術之領導。古人講“多讀書則氣清,氣清則神正”。要透過學習思考,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透過調查研究,克服謀事過程中的領導官僚主義、經驗主義、形式主義,為科學決策奠定紮實可靠的理論基礎。
善謀事者要善於把握“三性”:預見性、創造性、民主性。
預見性。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謀事要有超前的意識,把握工作發展的總趨勢。對於領導者來說,要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形勢及發展方向,要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清楚掌握本地情況,認真研究本地實際問題,並結合實際,與時俱進,更新觀念,科學決策。
創造性。“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是一個領導幹部必備的素質。在領導者面前是紛繁複雜的人類社會,尤其是當前社會轉型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要解決問題,絕不能因循守舊,簡單粗暴搞“一刀切”,必須拓寬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尤其要善於“多謀善斷”,做事決策要比較擇優,善斷來自多謀與創新。
民主性。“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高明的領導者不僅自己勤於謀事,而且還善於依靠別人,借用“外腦”。在謀事階段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特別要善於聽取多種不同的意見,不要害怕爭論,只有不同思想的碰撞才能產生出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民主基礎上的科學集中,才是科學決策的根本保證。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謀事而不謀人。但自古以來,謀人者與謀事者就是一對無法拆分的對立統一。古往今來,謀事者卻多敗在了謀人者的腳下。姜維九伐中原,扶保弱蜀,卻不及黃皓幾句讒言,只得避禍沓中;岳飛氣壯山河,力圖北伐,仍不過落得莫須有的罪名,屈死在風波亭旁。古今多少將士在邊疆浴血奮戰,奮勇殺敵,最後的結果卻可悲可憐,哪裡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