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頭。我趁熱打鐵,跟著又說出了後邊的內容。
王老漢很得意,不過沒過幾天他就犯了一個錯誤。天氣轉暖了,張老漢打了些嫩草回來,這次他也把草放在屋頂上等著牛來吃,結果牛見到了嫩草,不但不吃,而且躁動不安,都紛紛想擠出圍欄去。
這時,張老漢猛然明白了,牛知道有嫩草了,都想到圍欄外邊去吃個痛快。於是他決定放牛去吃草,不過有些奶牛和小牛不能放的,還是要圍在圍欄裡邊,這樣他又打了很多的嫩草放在很低的牛棚上邊,任他們自取。
牛一下子安靜下來了,而且每天都吃得很好,黃牛出力奶牛出奶小牛長個,一派可喜景象。
這是高屋喂草策略的相反情況,當資源很豐富的時候,要允許下屬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更多的回報,不要故意的人為設定障礙,同時對於能力不足或面臨困難不能和其他人去爭的下屬,則要按照平均的水平,給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方便得取得回報。這個時候,高屋喂草就不對了,要改為開欄放牛、低屋喂草。
這就是用人四策的第二策,“高屋低屋”之策。
盧員外聽得入神,楞楞地把筷子抓在手裡,半天也沒想起來夾菜。
我繼續給他講第三策:分餅畫餅。
有一個大戶人家,養了一班門客。有一年,莊稼歉收,大戶人家覺得供養這麼多人有了難處,於是就跟大家說,新的一年每月供奉要減少,不過等來年收成好了,可以雙倍補上,訊息一出結果門客當中不少人不滿意;於是,大戶為了讓大家留下,就採取了第二個策略,他決定向別人借一些銀子,保持大家的供奉不變,但是來年還銀子的時候,利息要大家分擔,從供奉中適當扣除。訊息一出,還是有很多人不滿意。這下老員外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就找了一個老學究請教。學究跟他說,你回去看一看,對第一方案不滿意的一定是年紀很大的門客,而對第二方案不滿意的一定是年紀很輕的人,還有一些人不表態,這些人一定是一些中等年紀有些資歷的人。老員外回去一看,果然是這樣,他就納悶的問老學究說這是什麼道理呢?
老學究回答他說,上了歲數的人已經沒有了雄心壯志,說不定明天身體一不好就要辭職不幹了,所以這些人更在乎眼前的所得,而且他們曾經為主人出過力留過汗,現在老了沒有能力了,他們更希望主人不要把他們的眼前利益拿走。因此他們是反對第一個方法的。
而對於那些年輕人,他們剛來,一切才剛剛開始,他們滿懷雄心壯志,更在乎將來的發展,眼前有點困難不算什麼,只要將來有加倍的補償他們就肯接受,所以他們一定是反對第二方案的。
還有一些人,他們是莊子上的中堅力量,人到中年,經驗豐富,年富力強,度過難關肯定要靠這些人,所以他們更在乎的是主人是不是會和自己一道同甘共苦、患難與共。所以他們對兩個方案都不表態,只想看主人今後的行動。
所以給這些人分利益,就不能搞一刀切,一個模式肯定要出問題。就好比要給眾人分一個餅,對於歲數大的老員工,最好是保證他們眼前的利益,直接給他們分餅效果最好;對於年輕的員工,則需要給他們指明將來的前途,給他們畫一張更大的餅他們才開心;而對於那些正在埋頭苦幹挑大樑的中堅力量,最有力的辦法是和他們同甘共苦,和他們一起吃餅,他們吃什麼,主人就吃什麼,他們吃多少,主人就吃多少。
老員外按照學究的計策回去一試,果然效果奇好,自己的莊子順利的度過難過,而且各方面都很滿意。
學究給老員外出的這一策就是用人四策的第三策:“分餅畫餅”。
與盧員外談用人四策(4)
桌子上正好有山東的特產煎餅,盧員外親手卷了兩個,一個遞給我,一個自己拿起來,笑呵呵的說,“來,賢弟,哥哥和你一起吃。”我也不由一笑。
第四策:厚賞惜賞。
當年燕昭王下定決心要復興燕國,可是苦於沒有人才,於是他就向手下的大臣郭隗問計。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富人特別喜歡千里馬,決定用重金購買。他派了一個可靠的僕人帶著黃金出去尋找千里馬。過來很久,那個僕人回來了,背上揹著一個鼓鼓囊囊的麻袋。富人就問僕人,我要的千里馬你買到了嗎,僕人說買到了,而且是花了大筆的黃金以高價買到的。富人納悶,就問那馬在哪裡呢?僕人把麻袋往地上一倒,嘩啦出來一堆馬骨頭,僕人說,這是一個死去的千里馬的骨頭,我買的就是這個。富人見重金買了一堆骨頭不由大怒,就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