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洋為中用、中西結合,創造自己的特色,緊跟世界的步伐。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惡魔敗在細節中(2)
中方海聞教授說:“初期辦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時,看到經濟學的落後,同時也看到MBA管理方面的落後,尤其認識到管理學不是技術,而是一種人文精神,一種意識,一種觀念。經濟學是一種操作的方式,管理學是一種具體的技能,這兩塊東西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選這個專案時,我們的出發點是:第一,合作雙方一定要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地負責任;第二,學生的學位一定要由美方學校授予美國大學正式的MBA學位。 “其他大學來合作的很多,但是不會給你學位,原因是我們中國的MBA教育跟西方商學院還有相當差距。為什麼一定要對方給學位?其目的是由他們幫助我們控制教育質量與水準,在我們達不到西方MBA教育水準的時候,由於學位由對方授予,所以它也有責任幫助你提高,達到西方教育體制下的MBA教育水準。20世紀80年代初期到國外留學,當時已經深深感悟到:我們必須面向世界,這是中國的出路,不能關在自己的圈子裡搞來搞去。”至於為何沒與美國哈佛商學院這樣的院系合作,海聞教授說:“我們要注重現實,中國的一切東西都要面對現實。比如說高科技,你現在做不了波音飛機你就先做別的,做到一定程度再升級。如果你為了攀附所謂最頂尖的東西,卻連最基本的東西都不會做,我覺得這不現實。換句通俗的話來說:我們當然願意找個城裡又漂亮又能幹的名門閨秀進門,可是在我們自己的水準沒有達到時,選擇的權力不在我們手上。當然,即使我們有美國名牌商學院的合作,如果他們不給學位,僅僅派幾個教授來講講課,那麼MBA專案的整體素質,還是需要相當時間和努力來提高。”美國方面的安東院長說:“美國教育體制下的大學有兩種,一種研究與教學並存,甚至研究更重要;另一種不做研究,而全力專注教學,我們的院校屬於後者。”通常美國週刊雜誌做大學排名時,研究專案與成果是專案評選標準之一,這樣的評比對於自身沒有研究專案的院校,是沒有優勢的,而且任何研究專案除了需要大量經費之外,還需要相當的人力物力。 安東說:“我們是由美國以出色教學為標準而聯合起來的26所學院組成的,BiMBA專案,美國派出的教授是從千位教授中嚴格篩選出來的。我們的基地大,所以選擇餘地大,我們要做的是長期發展和結合,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可以與一個名牌大學合作,而大學裡商學院的老師,不過一兩百位教授,教授來一兩次中國住上幾個月還可以,但是如果每隔一年都要來教書,對於一所學院的資源尤其是對於一所學院下有限的教授,都是非常不容易解決的難題。所以即使有這樣的專案合作,短期可行,長期就有問題。”於力仲說:“中國在變化,過去在外企工作的中國人講中文時都會夾雜著洋涇浜,而現在他們中文裡不再有英文,講英文時也更加地道。這是否說明人員的素質更高了呢?許多選擇BiMBA的學員,本身也在接受一種挑戰,使命與危機感迫使每個BiMBA人努力在中美的雙向教育下,與這所日趨成熟完善的中美合辦的MBA專案一起成長。”   。。
畢業象徵著新開始(1)
採訪過程中,教授和學員幾次提到王國維描寫愛情的三句古詞,代表了他們創辦BiMBA的心路歷程中的三種境界。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第一種境界,指的是一種追求,一種對奮鬥目標的尋找和定位;永不滿足,總想把命運抓在自己手中,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有了目標後進入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指人一輩子能碰到機會是不容易的,但機會對所有人是均等的,如果說不均等,也許是出現早晚的問題。為了抓住機會,就要永遠不懈地努力。 永不言棄的精神,給第三種境界的到來創造了條件:“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成功這個詞很難定義。回過頭看,樂趣在過程,也在結果;過程中存在著希望,結果給你肯定和更大的希望。在希望中活著,在希望中向前走,BiMBA的成就也是由它的眼光和使命決定的。 從困惑到求索、到實現、到昇華,再進入深層次的困惑,再繼續求索,繼續掙扎……整個過程彷彿一個正在拍打的籃球,拍的力越大,彈力越強,回彈越高,起起落落、左左右右、前前後後,痴也好、傻也好、苦也好,就是那麼一股勁兒。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