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老闆的意思……”而把它說成了是自己的建議。如果企業沒有一種大多數人認同的文化,很難成功。 衝擊五:企業炒作的成分大於純經營成分當今中國的企業虛張聲勢、誇大其詞的太多,無非是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支援和關係,取得企業的“營業外收入”。有時確實是不要白不要,你不要別人也會要,這一點也無可厚非。但如果企業將這當成主要收入而自欺欺人地認為企業形勢大好而放棄了正道經營,那就大錯特錯了!談到企業成功的秘訣,劉光說:“10年前,人們都很規矩。後來大家都變得狡猾了,不再遵守規矩。這時誰最講誠信,誰就贏了。”中國這十幾年的發展,可以分成3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大膽經濟。誰敢先下海做買賣,敢騙,就成。那時的俗語是:賣茶雞蛋的比研究導彈的賺錢。 第二個階段:流氓經濟。誰有能力,誰敢承包工程,敢空手套白狼,敢向銀行貸款,誰就能最先淘到第一桶金,所有原始積累都是灰色調。 第三個階段:相對規範的市場經濟,也就是當今的中國企業。兩手都要硬:“一隻手在找支援,另一隻手把企業做好,正道經營,一個都不能少!”這也是這麼多老總來學習EMBA的原因吧,也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迫切需要。 此時的周傳毅還是很忙,對於下一步的發展他有所保留,但我從他的話語裡的確沒有看到失敗的沮喪,更多的是邁出下一步的樂觀和自信,用他自己的話說:“終於有自己的時間可以選擇一個新的起跑點……在一個高山腳下開始了新的攀登。”  
國企老總的心聲(1)
“國企在中國總比其他企業多吧,同學們一起談到國企時總會很片面,歷史的眼光全沒了。無論國企、私企,都有其順應自然規律的地方。社會發展各個不同階段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02級的郭雁民說。 一次學生大會上,組織者帶著讚歎的口吻對手下有數萬員工的國企老總鄭清智說:“你就是企業的領軍人物……”老鄭謙和地回答:“我不認為自己是什麼領軍人物,國家培養我這麼多年,我只想為國家、為企業多做一些事情。”管理萬名員工的尹彥勳,在講臺上講話時語氣沉穩而和藹,結束時對老師對同學認真地鞠躬。他們的低調讓和他們在一起的人更感受到何謂強者的大氣。 當然,國企的領導有他的理念和思考。中國石化北京零售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01級的豐明魁對我說,一次課堂上分析案例討論一些決策的問題,有人竟然說:“你不是國企的嗎?費這個心幹什麼?”豐明魁震驚,國企怎麼啦?從計劃經濟走入市場經濟,每位國企領導的擔子都不輕。他感慨地說:“我是國企人,我會拼命地幹,就是因為不服這口氣。別人說:國企幹不過集體,集體幹不過個人,我們少了什麼?人才?資金?管理方式?國企憑什麼幹不好?不是真的幹不好,是我們心裡壓根兒沒有想幹好這件事情。”上學前還喜歡出風頭的他,兩年後心態變得平和多了,也許事業走得更順,也許兩年間實實在在幹出了成績,也許人到了40歲越來越務實了。當然,還有一點,也許過去被別人認為的缺點,現在卻被領導認為是優點。而且,BiMBA畢業後,正是恰逢其時,現在觀念與國際更加接軌,與國外合作起來更順手。社會上對所有制、所有權的問題爭執不休,似乎體制病得不輕,但是我們不應該因此抱怨環境的不成熟而放棄做事情的激情。私企的老闆有錢做他的事業,我在國企沒有錢,我也做事業,而且還在事業中找到了樂趣,還想做得更好。實際上,人的特質是環境決定的,有的適應國企工作,有的適應私企、外企工作,各自都不要狂妄,也不要盲目,更不要瞧不起別人。豐明魁坦誠地說:“我不想說這個人的改變是由於上了MBA,那個人的改變也由於上了MBA。有人說上學後才學會包容,我上學之前就已經做到了,對我來說,來學習是為了擴大視野,為了把事業做得更好。”BiMBA的集體中,談到這三類人中實力最強的是來自哪種企業,大通銀行北京分行副總裁肖萍非常認真地對我說:“經過兩年與同學近距離地交往,我發現,能在國企一步一步上來的老總,他們具有適應中國環境的綜合素質,敏銳的判斷力,還有氣度。中國未來的領袖應該出現在他們中間。”犧牲一切也要進行到底王佔華,一位大型國企的老總,在BiMBA的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想的是:如何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企業中。中國經濟變革,各個企業改革,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第一把手的變革。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精簡企業人員的同時,也是對企業老總個人利益的最大挑戰。更直白地說:放棄更多的個人權力,甚至是既得利益…廠長王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