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支出比重減少,對消費工業品的需求增加
有所提高
全面工業化階段
Ⅱ》Ⅲ》Ⅰ
電力、化學、鋼鐵等重化工業,汽車、機電等機械製造業
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數量增加,空間分佈不平衡,城市規模呈首位分佈模式
消費結構重心轉向耐用消費品和勞務服務並呈多樣性和多變性特點
大幅提高
後工業化階段
Ⅲ》Ⅱ》Ⅰ
高新技術和第三產業
城市空間分佈平衡化,城市規模呈序列分佈
消費結構重心從耐用消費品、勞務服務轉向文化娛樂享受
很高
注:表中Ⅰ、Ⅱ、Ⅲ分別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產業。
資料來源:綜合整理自劉再興;等。 區域經濟理論與方法'M'。 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1996:81…87。
蔣清海的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論綜合考慮了多種反映區域經濟發展質變特徵的主要因素,客觀、科學地揭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特徵,其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劃分方法及評價指標體系較為適合中國國情。
李娟文和王啟仿(2000)對蔣清海所提出的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評價指標體系作了進一步的拓展。129他們主張在產業結構的工業化程度評價方面增列〃工業化係數〃指標130;在空間結構評價方面,增列〃非農業人口、市鎮人口比例〃、〃城市工業規模係數〃131、〃首位城市人口集中度〃、〃城市體系〃(城市數、城市等級結構)、〃城市密度〃、〃城市人口平均規模〃等城市化水平量化評價指標;在總量水平測度方面,增列〃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支出水平〃、〃恩格爾係數〃等評價指標。
二、特殊區域生命週期理論
區域生命週期理論是一種運用生物學術語〃生命週期〃研究特定經濟區域興衰演變規律的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理論。代表性區域生命週期理論主要有工業區生命週期理論、旅遊地生命週期理論、出口加工區生命週期理論、開發區生命週期理論等。132
1。 湯普森的工業區生命週期理論
美國經濟地理學家湯普森(J·H·Thompson,1966)針對一個工業區由落後到發達、由封閉到開放的演變過程,首次提出了區域生命週期理論(Regional Cycle Theory)。133該理論認為,一個工業區從建立開始就會像一個生命有機體一樣遵循一個有規律的秩序(從年輕到成熟再到老年)演變發展;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問題不同,所處的競爭地位以及與區外的聯絡特點也不一樣。各階段的特徵及表現形式見表3。7。
表3。7 工業區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特徵及表現形式
階段
特徵
表現形式
年輕階段
技術創新和技術引進異常活躍;經濟增長迅速;資本、人才大量湧入;市場急劇擴張
要素淨流入
成熟階段
主宰其他區域;輸出人才、技術;在其它區域佈局分廠;區際競爭加劇
要素輸出
老年階段
成本優勢喪失;市場轉移;區內機器、廠房過時,土地使用競爭使廠址無擴充套件之餘地,擁擠成為常事;人才流失
區內原有新興產業淪為衰退產業;成為蕭條區或膨脹區
資料來源:綜合整理自THOMPSON J H。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Manufacturing Geography'J'。Economic Geography,1966(42):356…365。
湯普森認為,判斷一個工業區生命週期階段的指標主要有:①區域內的勞動力成本、地價、稅收、機器廠房的新舊程度和企業的管理技能等生產要素特徵;②區域內產業結構中占主導地位的產業競爭力;③整個區域在市場競爭中所處的地位。
第一階段為年輕階段。處於年輕階段的工業區,技術創新或技術引入活躍,經濟增長迅速,市場急劇擴張;區域的比較區位優勢明顯,生產成本低,資本、科技人員和管理專家等來自區外的生產要素淨流入量大;年輕階段的工業區具有明顯的市場競爭優勢。
第二階段為成熟階段。當工業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