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創新,杜能所倡導的抽象研究法對韋伯、克里斯塔勒等區位論者以極大的影響和啟發;二是杜能首次將空間摩擦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加以理論化和體系化,其研究不僅僅停留在農業的土地利用上,對城市土地利用亦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後世的工商業區位理論分析,特別是空間相互作用、中心城市地域結構等理論分析,無不以杜能的理論為出發點。
中外學者從實證檢驗、理論應用、理論拓展等視角對杜能農業區位理論作了大量的研究,公認該理論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如李瑜等(2007)51以杜能農業區位理論為指導提出了西部退耕還林區的農業產業佈局規劃方案,主張以縣城核、鄉鎮點為城市工業、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及市場交易集聚中心,周圍構建以某一類農作物為主的農業圈層結構,由裡向外依次佈局。即:第一地帶為園藝蔬菜帶(溫室、蔬菜等);第二地帶為普通農業帶(豆類、馬鈴薯等);第三地帶為牧草及養殖帶;第四地帶為經濟林帶;第五地帶為森林帶。
杜能農業區位理論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①自然條件的非現實性。杜能的農業區位論是建立在自然條件的非現實性基礎上。②商品性生產的單一性。現實農業生產中廣泛存在著自給性生產,不一定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可能是以產量為目標,也可能強調多品種非多樣化生產,從而導致杜能圈模式與現實農業生產的空間組織結構格局相偏離。③科技進步對距離因素制約的挑戰。技術進步與交通發達使得杜能農業區位理論所強調的起決定性作用的距離因素的制約變小。④農業土地利用方式的侷限性。現代城市周圍的土地利用存在農業土地利用及工商業、住宅土地利用等混雜現象。城市近郊農民因農地轉化為住宅等城市用地,可能隨時放棄耕種或轉為臨時性耕作,而遠離城市的農民則可能從事相對集約度高、農業利用價值大的經營活動,從而可能出現農業生產方式呈〃逆杜能圈〃的現象。
第二節 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
一、韋伯工業區位論的產生背景
繼杜能農業區位理論後; 以20世紀初西歐工業(特別是鋼鐵和機器製造工業)蓬勃發展為背景,以探討成本或運費為主旨的工業區位理論應運而生。其先驅者是龍哈德(W。Launhardt;1882),集大成者為德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 Weber ;1868…1958)。韋伯在《工業區位論:區位的純理論》(1909)一書中,以工業(製造業)生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