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on〃,日文譯稱〃立地〃。學術界關於〃區位〃的內涵有多種解釋,或認為區位是指某種事物佔據的場所或者空間,是人類行為活動的空間;44或認為區位特指企業、產業、設施等在空間經濟格局的位置,或特指企業、產業的盈利位置或最優的經營位置。45總之,區位一般指人類經濟活動的場所或空間載體。

經濟活動區位理論(簡稱〃經濟區位理論〃或〃區位理論〃)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最優區位及其空間組織規律的理論,是區域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區位理論發源於1820年代,傳統經濟區位理論的發展形成了最低成本學派(最小成本學派)46、相互依存學派47、市場學派(最大利潤學派)48等理論流派。在1940年代,經濟區位理論作為一門獨立、系統的學科(區位經濟學)已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區位理論沿五條主線不斷發展和完善。即:傳統農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和中心地論不斷推陳出新,促進了新古典區位論的形成和發展;行為區位理論興盛,不斷發展成為新興區位理論流派;商業、旅遊業等服務業區位、高新技術產業區位、住宅產業區位等產業區位理論以及公共設施區位理論不斷豐富發展;跨國家、跨區域投資區位選擇理論蓬勃發展;新經濟地理學學派的區位選擇理論異軍突起,掀起區位理論的新浪潮。

經濟區位理論歷經180多年發展,其內容體系博大精深。本章基於成本學派、市場學派和行為學派三大學派的視角,以經典作家理論為主線,重點論述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史密斯和普雷德的行為區位理論。49

第一節 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

一、杜能農業區位論的產生背景

農業區位理論側重研究人類農業經濟活動中的空間選擇和空間分佈規律。德國經濟學家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ünen ;1783…1850)的《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1826)一書的出版標誌著經濟區位理論的誕生,杜能被推崇為經濟活動區位理論的鼻祖、農業區位理論的奠基人。

杜能農業區位理論是19世紀初期德國普魯社會經濟背景下的歷史產物。當時德國普魯士推行的農業體制改革使農民在法律上成為自由農民,可獨立支配屬於自己的農場;也使貴族成為大土地所有者,並轉變為獨立的農業企業家;產生了以農業企業家和農業勞動者為主體的農業企業化經營模式。在當時普魯士農業理論領域,經濟學家泰爾(A。 D。Thaer;1757-1828)的合理農業論占主導地位,認為改變普魯士農業落後狀況的路徑在於改三圃式農法為輪作式農法。針對泰爾的合理農業論,杜能試圖論證對於各地域而言,並非輪作式農法均一定有利。杜能從一個假想空間(即〃孤立國〃)出發,探索農業生產方式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則。杜能本人經營農場十餘年所積累的經驗及資料,也豐富了其倡導的農業區位理論內容。杜能的農業區位論是最低(小)成本學派最具有代表性的區位理論之一。

二、杜能農業區位論的基本內容

1。 基本前提

杜能對其假想的〃孤立國〃給定了六個假定條件:在肥沃的平原中央僅有一個城市;不存在可用於航運的河流及運河,馬車為唯一的交通工具;土質條件一樣,任何地點均可耕作;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與其它地區隔絕;人工產品供應來源於中央城市,城市的食物供給來源於周圍平原;礦山和食鹽坑均位於城市附近。

杜能基於上述前提條件重點分析了兩大問題:農業呈怎樣的經營狀態在空間上發展;合理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與距離城市(或市場)的遠近存在何種關係。換言之,為了從土地資源中獲取最大的純收益(地租),農場的經營方式隨著距城市中心距離的增加將如何變化,以及在空間上呈現何種形態結構。

2。 形成機制

杜能採用抽象法和演繹法,排除其它要素(如土質條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擾,側重探討距城市(或市場)距離的不同對農業生產方式配置的影響。

在運費與距離、重量成比例,運費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農產品的生產活動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動等前提條件下,杜能給出了一般地租收入公式:

R=PQ…CQ…KtQ =(P…C…Kt)Q

式中:R為地租收入;P為農產品的市場價格;C為農產品的生產費;Q為農產品的生產量(等同於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