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由兩方面組成,其一、編輯捕捉題材的職業敏感性,就像吃一道菜,你只須嘗上一口就完全會了解它的品味,而不必全吃掉後才能下結論。其二,每個從事編輯工作的人,他們的品性和偏好甚至追求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從來就鍾情於厚在的歷史題材,所以自己在這方面也有意積澱一些東西,自然,“嗅覺”可能就比其它人敏感。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要善於“揪出”作品的靈魂,所謂的“歷史題材”,說實在的都是現代社會的寫照和折射,否則就是“文史資料”了,有了以上幾點,我才能從心裡認同《黃花賦》,才會感到它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對於歷史的重新思考。
2、 黃花賦中對許多歷史的敏感問題都有所描寫,比如對義和團的描寫,對同盟會內訌的描寫,對八國聯軍進北京的起因的描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