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4)

小說:迷宮奪寶 作者:白寒

了他,敢把證件儲存到現在,幾十年前要是被人發現這條命就沒了。”

尹師兄用數碼相機將所有資料都拍下來,並影印了一套。

趁他忙碌的間隙,我翻開地圖,圖是手繪而成,像是某個山區的地形圖,上面密密麻麻標註著很多數字,沿著山脈看了幾行,發現數字排列完全雜亂無章,沒有規律可言,但海拔、水平均標註準確,一看便知出自專業人士手筆。圖的右側寫了十多個英文單詞,都是地形方面的專用術語,如just noticeable (恰可察覺差)、map decoration(地圖整飾)、index for selection(選取指標)等等,可見摹本原圖的繪製非常正規嚴格。

王院長見我神情專注,湊過來看了幾眼,道:“這不是我們縣城北面的長暉山嗎?嗯,就是畫得有點怪。”

“怪在哪裡?”我問。

他困惑地搔搔頭:“反正,反正和正常的地圖不太一樣,具體我也說不清,長暉山裡居住著越巴族部落,是國家明令保護地區,縣政府多次打申請報告要開發旅遊專案都被駁回,所以沒有類似的山區圖進行對比。”

越巴族主要分佈在貴州西北、西南和北部,少數居住在廣西隆林和雲南文山等地區,湖南這邊怎麼會冒出分支?

王院長看出我的疑惑,找出一本介紹當地民俗文化的書說,四五百年前,因族內糾紛,越巴族中的一個部落隨同首領出走避禍,翻山越嶺來到湖南,在長暉山區定居,起初只有三四十人,現在已發展到600多人,長期居住在山區的也有300人左右,他們以種植玉米為生,主食就是玉米乾飯,即把玉米粉放在蒸籠裡蒸熟。政府對越巴族採取保護政策,多次頒佈命令禁止附近縣城居民進山打獵、伐材、建宅,客觀上維護了長暉山區的原始生態,很多在別處早已絕跡的物種,常可以在這裡找到。

“越巴族的特色是採取崖穴葬,”尹師兄插嘴道,“通常做法是在懸崖上尋找一處天然石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