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了輝煌古文化的魯國最終滅亡,並在秦國統一天下之後成為秦王朝的一部分。
第三節秦代以後的山東
公元前221年,秦消滅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封建王朝。從此時開始,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山東雖然曾被割據勢力所盤踞,但始終屬於封建皇朝的有機組成部分。
秦一統天下後在山東設定了齊、琅邪、東海、東、薛等郡,於西漢初年達到了十郡六國。漢武帝時,全國被分成十三部州,山東分屬青、兗、徐、豫四州。直至三國時期,此格局也基本沒有太大變化。西晉初年,山東分屬青、徐、兗、豫、冀五州。永嘉以後,曾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東晉、劉宋、北魏、東魏、北齊、北周所據有。隋統一天下後,山東分屬青、徐、兗、豫四州。唐代時,河、濟(是古代黃淮之間橫貫今山東中部東流入海的一條大河,發源於河南濟源市,穿越山東而入渤海。源水以地下河形式向東潛流70餘里,到濟瀆和龍潭地面時湧出,形成向東的濟瀆、龍潭兩條河流,但還沒有出濟源境就交匯成一條河,叫“水”,當其行至溫縣西北時稱濟)以南屬河南道,以北屬河北道。北宋年間分別隸屬京東東路、京東西路及河北路。公元1138年,金設定山東東路、山東西路,並設有山東東西路統軍司,“山東”開始成為政區名稱。元代分置燕南河北道、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和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直隸中書省。明洪武元年,置山東行中書省,治青州。洪武八年移治濟南,並改置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初年,山東政區的名稱被換成“山東省”,此名沿用至今。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