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庫車大戰,從1758年初打到這年8月份,打了大半年,才把庫車城攻下來。小和卓還沒抓到,給他跑掉了。中間死的人有好幾千啊。我的祖先鄂對伯克三個孩子,一個女的兩個男的,都很小的,被霍集佔從城牆上摔下來,活活摔死了!那時候庫車城才多大點兒,幾千人死在裡面,可真是血肉遍地啊!七八月份天氣,熱得很,你想想,是個啥樣子!第二個重要的戰役就是,清軍的兆惠將軍率領幾千人,在黑水營被大小和卓圍困。從10月13日被困,到第二年的正月14日解圍,大體堅守了三個月。這中間,兆惠的清朝軍隊,跟大小和卓鬥智鬥勇,有很多故事。第三個較大的戰役,就要算是我的祖先鄂對伯克同兆惠將軍的侍衛噶布舒,還有齊凌扎卜等人,到南疆六城招服維吾爾族人,結果被和卓叛軍一支隊伍圍困在和闐,也有三個月。剛好兆惠將軍在黑水營,裡外沒人營救。和闐這邊孤零零的,很危險。後來朝廷命令舒赫德和富德兩位將軍,率領大部隊趕過來了。從烏魯木齊趕到呼爾璊,把博羅尼都和霍集佔狠狠打了一下,取得呼爾璊大捷,才解了兆惠將軍黑水營的圍。接著,又解了和闐鄂對伯克等人的圍。
二
和卓兄弟叛亂,有好幾個事情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第一個事要注意的就是,外國勢力的問題。這始終是叛亂分子的依靠。從阿睦爾撒納開始,就是這樣的。俄國沙皇當時拼命搞鬼,不但收留阿睦爾撒納,邀請他加入俄國的國籍,而且最後阿睦爾撒納死在他們那裡後,清朝找他們要屍體,還不肯交出來。在此前後,哈薩克的中玉茲首領阿布賚臣服了清朝,大玉茲首領吐裡拜也臣服了清朝,還有東布魯特的柯爾克孜人,全都歸附了清朝。最後連住在伏爾加河那邊的土爾扈特部,也表示要返回祖國了。這麼多的民族,都是這個態度,對於解決阿睦爾撒納的問題,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否則,事情就不是那麼容易辦。大小和卓在南疆這邊,一到關鍵時候,就想往外國逃。他們總想依靠外國勢力,搞分裂活動。外國給金錢、給武器,出了問題還幫他們逃命。這樣,他們就壯了膽了嘛。所以要我看,邊疆叛亂的問題,說到底是個外交問題。漢族同志不是講嘛:弱國無外交。我非常贊同。國家強大了,人家才不敢對你怎麼樣。這是歷史的教訓。這在新疆的歷史上表現得最明顯。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南疆的群眾不都和霍集佔一樣。清朝軍隊###和卓兄弟,很多群眾都支援,而且支援的人還很是不少,各個民族的人都有,也有上層的一些人。比如說,霍集佔從庫車漏網之後,逃到阿克蘇,阿克蘇的老百姓就閉城不出,城裡還向霍集佔放槍,打死他十多個人。後來大小和卓在阿克蘇的頭目毛拉阿舒爾等人,還向清朝呈遞表文,要求投降清朝。和卓剛起事的時候,連他們的同族長輩額色伊都站出來,攔住他的馬頭,不贊成他們和清軍作對,不贊成他們搞獨立。博羅尼都不聽勸,那個額色伊只好從隊伍上把自己的兩個兒子拉回去了。到和卓兄弟滅亡之前,這種情況更是明顯。起先跟著他們跑的很###吾爾人,都覺悟過來了,幾千人、幾千人地投降清軍。霍集佔殺死很多投降者,有好幾千人吧,也止不住群眾要投降,投降清朝的人反而更多,根本就擋不住。我看最能說明群眾力量的,是柯爾克孜人。南疆的柯爾克孜人,在史書上稱為西布魯特,他們有十五部二十多萬人哪。他們一貫支援清朝,組織襲擊博羅尼都的後方。後來他們也給兆惠將軍遞了表文,要求歸順清朝。和卓兄弟最後也死在巴達克山的群眾手裡,不是清朝軍隊打死的。素勒坦沙就跟博羅尼都、霍集佔交戰多次嘛。總的講,群眾是很有力量的。漢族同志有句話講,老百姓好比水嘛,水能把你的船抬起來,水也能把你的船弄翻了,就是這個道理吧。清朝統一新疆,那的確是大勢所趨,得了民心,順了民意。搞分裂,搞獨立,跟群眾心意不是一樣,就必然沒有前途,自古以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嘛!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引子(2)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和卓兄弟內部也很不一致。最初的時候,大和卓博羅尼都就不太願意鬧,是小和卓霍集佔硬逼著他搞。結果搞起來了,就只有幹下去了。但是這個中間,大和卓博羅尼都動搖了好幾次。在黑水營的時候,是1758年的11月份吧,清朝軍隊攻得很猛,博羅尼都就曾經派人講和,清朝軍隊拒絕了他,不跟他談。還有一次,大和卓博羅尼都在葉爾羌受了傷,逃回喀什噶爾之後,也曾經提議向清軍投降。小和卓霍集佔不同意。他四處派人聯絡逃命,死也不投降。霍集佔這個人,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