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戒掉菸酒之後,我每天做完事情都感覺時間還很充沛,還可以做很多別的事情。這種充滿震撼的效果,要實際試一試才有切身體會。你是不是常常一邊感嘆沒時間、時間投資的效率很低,一邊卻又忍不住看電視、在網上閒逛?每個人都有一點依賴性,但只要你肯稍作改變,鼓起勇氣跟這些“時間竊賊”說“拜拜”,就會驚奇地發現時間多了起來。
黃金時間5大原則(4)
戒掉這些不良嗜好其實比我們想象的要簡單得多。只要能夠控制我們的行為就行了。
如果不想將時間浪費在看電視上,就把遙控器藏起來,或者收看必須透過HDD錄影機才能看到的無線電臺節目。
上網也是一樣。查收郵件、查詢完必要的資料之後,也要養成馬上關閉網頁的習慣。如果平時常去的網站已經提供了足夠多的資訊,就不要再開啟新的網頁,盲目地在網上瞎逛。
也有的人說抽菸會激發靈感,其實抽菸只不過是放鬆心情的小道具,並不是那麼不可缺少。
戒菸也有方法,只要照方法做,並不是很難。阿連?卡所著的《戒菸處方》就是一本好書。事實上我就是讀了這本書把煙戒掉的。
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量化吸菸的利與弊,即把吸菸的利弊具體化,讓自己一目瞭然。我們的大腦對有具體形象的東西比較容易控制。
具體來說,就是計算吸一支菸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會縮短多少分鐘的壽命,需要花費幾百萬日元維繫健康的成本。透過這種量化,用數字來把握吸菸的利弊。
我曾聽患肺病住院的人講過,這種方法十分有效。據說患肺病的確非常痛苦。如果這樣你還是不願意戒菸,我建議你去看一看肺病治療的錄影。親眼看看這方面的紀錄片,重新考慮一下,是不是仍然願意花上好幾百萬日元的健康成本、冒著將來患上肺癌的危險來抽上一根菸?
頭腦需要清醒的時候,不一定非得抽菸,改喝花草茶,效果也不錯。
吸菸是一種藥物中毒。藥物會控制我們的身體,使它只有在攝取的時候才能保持正常狀態。覺得吸菸能得到放鬆,其實是一種錯覺。將本來輕鬆的身體變得緊張,然後透過吸菸來放鬆,這正是菸草對我們身體產生了控制的情形。
戒菸需要的不是意志,而是對吸菸正確的認識,以及具體的戒菸方法。關於戒菸,除了剛才介紹的《禁菸處方》外還有許多好書,日本的醫院也有很多戒菸門診。我們首先要做的,應該是下決心在戒菸上投資。
下面,我以菸酒為例,為大家分析一下當下的時間與將來的時間的關係。
抽一支菸可能會使下一分鐘很快樂,但如果堅持抽菸,卻有可能在20年後患上癌症。
另外,日本好像比較忽視飲酒的危害,其實飲酒過度也是十分危險的。對酒精產生依賴會使大腦萎縮,並給心臟造成極大的負擔。
重視將來的1小時
有的人會說,應酬免不了喝酒。我曾經也是這樣想的。但是喝著烏龍茶或者葡萄汁開心地聊天也並不會覺得有缺憾,看上去與喝烏龍雞尾酒、葡萄雞尾酒的人沒什麼區別。
能否清楚地規劃自己20年後的狀態,這一點因人而異。但是很多人總是重視當前的1小時,小看將來的1小時。這叫做“對未來的時間打折扣”。
每個人打折扣的程度有明顯的差異。也就是說,既有人認為“10年後的1小時和現在的1小時同樣重要”,也有人認為“10年後的1小時的重要性遠遠低於現在的1小時”。
積累成功的體驗,可以逐漸增加這1小時的分量。堅持三個月、五個月或者兩年,終於看見了成效的人,對下一件事也會努力堅持,從而完成對時間的投資。但沒有體會過成功的人,別說三天了,一天也堅持不了。
在知識方面投資
第四種投資是在獲取知識方面的投資。
每開始一項新工作都有可能導致不可預知的結果,所以人們對新生事物產生抗拒也很正常,但對新生事物的熟悉程度決定了人的抗拒程度。
黃金時間5大原則(5)
因此,如果預先對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瞭解,就可以減弱我們對戒菸戒酒的抗拒程度。
剛才給大家介紹了阿連?卡的《戒菸處方》,無論吸菸與否,我認為你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另外,我們還應該瞭解一下各類知識,比如介紹增強體質的飲食習慣的營養學,研究大腦的活動方式以及人類感覺的構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