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參加酒會有擴大交際面、增進友誼的好處,但是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來思考:“把同樣的時間花在別的方法上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否則,說不定我們一直都在用一種效率很差的方法擴大交際面和增進友誼。
拒絕沒有意義的邀請
我們可以嘗試把晚間的酒會改成學習會,或者互相介紹自己的午餐會議。既然不喝酒,活動時間的長度也可以固定,這種聚會的質量可能更高。
與拒絕別人邀請一樣,我們在邀請別人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對方的時間,仔細斟酌是否真有邀請對方的必要。珍惜自己時間的人,周圍這樣的朋友也會越來越多。反過來,喜歡浪費自己時間的人,周圍的朋友大多時間觀念也很淡薄。
我們應該養成不得罪對方,但能夠態度堅決地拒絕邀請的習慣。這是珍惜雙方時間最重要的訣竅。
養成將不利狀況轉化為有利狀況的習慣
面對別人拜託的工作,答應其實比拒絕容易。所以從心態上來說,答應是比較輕鬆的。拒絕不但要顧慮對方的心情,還需要一定的策略。不擅長拒絕的人還會給自己造成精神負擔。而且,如果希望對方即使被拒絕了,下次依然會來邀請我們做事,我們自身必須具備很強的實力和人格魅力。
但是,請不要忘記,促成良性迴圈的代價就是必須拒絕很多東西。我們不能總是被動地做事,那樣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和立場就有可能朝不利的方向發展。
誰都會遇上麻煩或者是不利於自己的狀況。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克服這種狀況,將不利轉換成有利。這樣,我們就能更有意義地使用自己的時間。
改變狀況的方法就是杜絕造成不利狀況的所有因
素。即使無法徹底杜絕,也要在接受之前,儘量使委託的內容朝對我們有利的方向改變。
良性迴圈始於“拒絕”
不懂拒絕,一味地當“濫好人”,使我們很難有時間對自我進行投資。長期如此惡性迴圈,自身價值會越來越貧乏,最終變成一個除了當“濫好人”外一無是處的人。
要毅然杜絕不利的狀況,最重要的是不去在乎周遭的評價。面對別人說你“有點怪”、“太冷淡了”、“對人不熱情”,你能不能真正做到不介意?這是處理問題的關鍵。總之不要想八面玲瓏、盡善盡美,那樣的話,即使有使不完的時間也不夠用。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在行動上做出高人一等的成績,才能使拒絕更有底氣。如果你常常拒絕委託的工作,工作業績又並不突出,甚至比那些沒有拒絕的人更差,那別人當然會覺得你非常討厭,既任性又自私。
在本書前言中我也提到過,雖然對拒絕感到為難,但是我仍然會用自創的“回絕範本”,去婉言謝絕三分之二的工作。
我這樣做的理由是,如果全部應承,其實對對方也是不負責任的。長時間的工作會使投資時間減少,從而導致寫作質量下降。勉強去寫不熟悉的領域,也只會讓寫作時間和寫作質量不成正比。('EXC')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