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女人天下 作者:江暖

又有華州、華陰兩地,在武則天稱制的垂拱年避諱改名。看來她的原名可能是叫武華珝,如此男兒氣的名字,正符合傳說中她父親武士彠讓她從小穿男裝的故事。而在她稱帝之後,將自己改名為日月凌空的“曌”字。則天二字,是她的兒子李顯所上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后”中的兩字。後世慣常以其最後的封號稱其為武則天。

武則天挾家世美貌入宮,並在一開始就得太宗親自賜名的殊榮,起勢很好,但是在後來的歲月中,整整十二年直到太宗去世,她的名號卻一直滯留在“才人”這一階上。而同期入宮,比她還小上兩歲的才人徐惠,卻是直線上升,名號從“才人、婕妤、充容”直到最後為妃。兩相比較,令得武則天倍感挫折。

從這期間比較著名的“獅子驄事件”,或可窺一點端倪。據說太宗有一匹名馬曰獅子驄,性情暴烈,無人能制。當太宗向左右言及此馬時,武媚娘向太宗說了自己的主張:“妾能制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楇,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鐵楇楇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據武則天后來自己回憶,太宗聽後“嘉其志”。

但是當時才不過十幾歲的小女孩,卻不明白這“嘉其志”背後的含義,太宗對這個充滿好鬥和活力的女孩子固然欣賞,但她卻顯然不太符合他的審美情趣。從他親自動手把武則天改名“媚娘”來看,與其說是對她的殊愛,也有可能是對她原來那個過於男性化的名字不喜歡。他更喜歡像徐惠那樣含而不露型的,非是武則天那樣過於好強好動的。根據後世留下對徐惠的描述來看,徐惠雖然也很有個性,但這個性卻藏在溫婉和順的態度下面,符合儒家的行為規範,還有一些自抑行為。徐惠也曾為太宗徵高麗和大修宮室上過諫言,與長孫皇后的為人很相似。唐太宗李世民這一生女人很多,但是他最欣賞和看重的顯然還是長孫皇后。在長孫皇后去世多年後,再得到一個行為氣質酷似長孫皇后的徐惠,很明顯地有移愛的心理。因此在徐惠得寵之相映下,武則天在後宮這麼多年,實在有些黯淡。

俗話說“各花入各眼”,武則天的不合當爹的審美情趣,卻入了兒子李治的心目。李治是長孫皇后所生的第三個嫡子,他的兩個哥哥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奪位,兩敗俱傷,使得他漁人得利,做了太子。

李治原先並非做為太子而培養,再加上前頭已經有了兩個過於剛強的哥哥,使得他的性格略顯優柔寡斷,這令得李世民不是那麼太滿意。當時的李治比武則天小四歲,雖然也已經納了太子妃王氏,另外還有些妻妾,但是應該來說都比他更年輕。在遇上一個年長於他又是性格強悍的成熟美女時,立刻感到無名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對於李治來說,和父親的近身侍妾有一層親密關係,也能夠在因年老垂暮而顯得喜怒無常的父親面前,事先得點訊息,測知喜怒,應對時,也能夠更有把握一些。

武則天或許在當時可能詛咒這種令她倍感痛苦和生命威脅的“禁忌之愛”,然而她將在往後的日子裡感謝它,因為這段非常時期的禁忌之愛,李治對她的愛遠勝於對其他女人。因為難得,所以不捨,所以倍感珍惜。

唐武則天無字碑上書千言(2)

兩人偷偷相戀了一段時間後,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終於駕崩,李治繼位,是為高宗。死後,二十五歲的武則天要和其他的太宗妃嬪一起,到感業寺去出家為尼。寵妃徐惠一如既往地搶盡所有人的眼球,她拒絕出宮,重病而不肯就醫,誓殉太宗皇帝。她說:“吾荷顧實深,志在早歿。魂其有靈,得侍園寢,吾之志也。”

徐惠如願而死,死後被追封為賢妃,隨葬太宗昭陵,成為除長孫皇后外唯一被正式載入兩《唐書?后妃傳》的太宗妃嬪。徐惠死時年方二十四歲,與其說她是愚忠,倒不如說她做了最聰明的選擇。以宮中繁華盛寵而走入尼庵,此後的歲月清冷孤寂,只能數著日子默默等死。從十二歲入宮起就集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徐惠,拒絕接受這樣的命運。與其在往後的日子裡潦倒等死,倒不如死在最美麗和最榮耀的時刻,選擇這樣一種萬眾矚目的死法,榮耀家族,名垂後世。

武則天不是徐惠,她沒有死,和李治的一段私情讓她和別人滿懷絕望不同,她還有脫離感業寺的希望。她和徐惠在太宗朝的待遇也不一樣:一品寵妃的死可能是萬眾讚歎,五品才人的死恐怕只能落得個東施效顰的譏諷了。

去了感業寺的武則天,恐怕沒有想到,呆在尼庵的日子,竟然會這麼難以度過。在一天天的等待中,她變得越來越絕望,原本以為新皇帝會很快來接她回宮,不料一過三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