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情很深,李弈被殺,馮太后內心的怒火不可壓抑,立刻展開報復。一時間,拓跋弘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被太后阻礙了。他心煩意亂,轉而向宗教尋求逃避。為了擺脫朝廷上馮太后的執政,拓跋弘忽然宣佈自己要將帝位讓給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馮太后干政,藉口無非是拓跋弘年紀尚小,以母親身份干政。若是年富力強的拓跋子推繼位,身為嫂嫂的馮太后恐怕不能再有理由干政了吧。
馮太后不動聲色,接受拓跋弘的辭職,以只有“父傳子”的規矩,把候選人改成拓跋弘的兒子拓跋宏。馮太后的候選人得到了比拓跋弘的候選人更多的選票,畢竟“父傳子”比“侄傳叔”更有理由,而馮太后在朝中上下的支持者也比拓跋弘更多。
就這樣,年僅十八歲的拓跋弘居然成了太上皇,而年僅五歲的拓跋宏則成了新皇帝,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孝文帝,而馮太后也升格為太皇太后。
馮太后汲取拓跋弘不聽話的教訓,小拓跋宏自出生開始,她就親自撫養教育,果然拓跋宏不負所望,又聽話又能幹,出落得讓她極為稱心滿意。
太上皇拓跋弘沒想到,原本以退位作為對馮太后的反擊,反而更加幫助了馮太后,自然是很不甘心。他還年輕,馮太后尚未養老,何況於他。於是以太上皇的身份,和馮太后展開對小皇帝和朝政的控制權之爭。不僅朝廷上重要的國務處理都要向他奏聞,他還屢屢頒佈詔書,行使大權,甚至親自率兵北征南討,舉行大閱兵等。平心而論,拓跋弘才能處事都不錯,如果沒有馮太后的話,也許他也能夠成為像拓跋濬一樣的好皇帝,做出一番政績來。只可惜,他遇上的是比他更強的馮太后。而他的皇帝名聲,又被比他更出色的兒子拓跋宏所掩蓋了。
兩母子的矛盾非但沒有隨著拓跋弘退位而減少,反而愈演愈烈,終於馮太后不能再忍,派人給拓跋弘送去一壺鴆酒,將拓跋弘毒死於平城永安殿,徹底斷絕後患。天子之家無親情,更何況只是名份母子。拓跋弘死時年僅二十三歲,這一年馮太后三十五歲,正是政治上成熟的年紀。
從此之後,馮太后諸事順遂,再也無人敢於逆她之意。她掌握著在千年之後人們都知道很有孝心的孫子拓跋宏,倚仗男寵王叡、李衝的輔佐,以及其他文武大臣的襄助,展開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史稱“太和改制”,即為我們今天所稱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由馮太后執政時所執行,或者是馮太后政策的延續。馮太后的一系列改革,對於促進北魏由鮮卑族落後的生產方式向漢族先進的封建生產方式的過渡,即封建化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馮太后頒佈的“均田令”,20標誌著北魏統治者開始轉向接受漢族的封建統治方式。這一制度歷經北齊、北周,到隋唐約三百年,不僅使北魏社會經濟得到發展,而且為後來隋唐社會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北魏馮氏改革在孝文帝之前(6)
此外,為了使鮮卑人逐漸適應漢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禮儀制度,馮太后大興教育,尊崇儒法,禁斷卜筮、讖緯之學,從而開始了鮮卑族的漢化過程。這一點,又為後來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大規模的漢化措施打下了基礎,清除了障礙。
馮太后的執政,徹底改變了鮮卑族的蠻風,使其區別於五胡亂華中的其他胡族“山大王”式的打砸搶殺,成為一個符合中原標準傳遞的王朝。她所實行的政策,經歷北周、隋、唐,影響了其後整個中國數百年。
馮太后的命運車輪,以快速旋轉的過山車開始,到後來赴湯蹈火、驚險萬狀、血濺三尺,最後馳入平穩,最終以一種萬眾鼓舞的姿態馳入終點站,披紅戴彩地走進歷史的博物館,擺放在展廳的重要位置。
唐武則天無字碑上書千言(1)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624——705),在死後留下的是一塊無字碑。她對自己的生平不著一字,然而不管在她活著時還是死之後,都有無數的人熱烈地評論她。一個不為自己留下一字的人,後人為她所寫的評述傳記,卻比任何一個樹碑立傳的帝王都要多。
武則天出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是荊州都督武士彠的女兒,母親楊氏,出身於隋朝宗室。武則天十一歲時,父親去世。十四歲,以家世和美貌選入宮中,為太宗才人,因其嬌柔嫵媚,而得太宗賜名為“媚娘”。但是在武則天叫武媚娘之前的名字,至今仍無定論,《新唐書》的《則天皇后本紀》裡有這樣一句話:“武氏諱珝”,而同為《新唐書》中的《志第二十七地理一》,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