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政府的"糧" 作者:冷如冰

為兩家公司承認了113億美元的會計虛報。

痛定思痛,人們現在意識到,次貸證券化才是風險外化擴大的推手,危機蔓延開來,影響到整個經濟。那麼,住房貸款證券化產品餘額有多大呢?

根據美聯儲和房利美的統計,目前約有2/3的住房貸款經過資產證券化處理成為債券,而在1990年該比例僅為40%。截至2007年上半年,美國住房貸款餘額共計10萬億美元,住房貸款證券化產品餘額已達6萬億美元。經過投資銀行再包裝發行的與住房貸款相關的衍生產品規模則難以精確計算。另外,住房貸款支援的商業票據餘額約佔資產支援的商業票據的25%,共約2500億美元。

〃兩房〃在整個鏈條中,似乎在打太極推手,幫上家轉移風險了,又把風險外化到了眾多的下家。

住房貸款證券化產品有哪些?又有哪些經過投行包裝的衍生品?下家在哪?

紛亂的證券化產品

證券化是一個讓人傷心而又興奮的命題。

資產證券化是近30年來國際金融市場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一方面,新的產品不斷衍生,令人眼花繚亂,另一方面,在規模上也在快速增長。

華爾街有一句名言廣為流傳:〃只要一種資產能夠產生穩定的現金流,就可以將它證券化。〃

因此當金融機構將證券化產品與大漲的住房市場結合,與住房貸款(特別是次級住房貸款)相關的證券化產品便迅猛發展。

前面說到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在進行次貸證券化處理:不直接向購房者發放貸款,而是作為中間人購買其他貸款機構提供的住房抵押貸款,它們並不最終全部持有這些收購來的貸款,而是將其中大部分證券化,成批打包生成住房抵押貸款債券(MBS),再加價出售各類機構投資者,以牟取差額利益。

該如何來描述資產證券化的定義呢?

多年來,金融領域的專家們對於這一金融創新給出了諸多的定義,如:〃它是一個精心構造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貸款和應收帳款被包裝並以證券的形式出售〃(James A。 Rosenthal和Juan M。 Ocampo, 1988);

〃它指的是貸款經組合後被重新打包成證券並出售給投資者。與整筆或部分貸款出售相似的是,證券化提供了一種新的融資來源並可能將資產從貸款發起人的資產負債表中剔除。與整筆或部分貸款出售不同的是,證券化經常用於很難直接出售的小型貸款的出售〃(Christine A。 Pavel,1989);

▲虹橋▲書吧▲BOOK。▲

第26節:第二章流動性之惑(9)

〃使從前不能直接兌現的資產轉換為大宗的,可以公開買賣的證券的過程〃(Robert Kuhn,1990)。

聽起來聽複雜的,但從上述觀點中,我們可以得出資產證券化的幾個特徵:

(1)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主要是貸款、應收帳款等具有可預計的未來現金流的資產;

(2)資產證券化是一種結構化的過程,將貸款、應收帳款重組組合、打包並以證券的形式出售;

(3)資產證券化可實現再融資和將資產移出表外的目的;

(4)資產證券化可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將原先難以兌現的資產轉換為可流動的證券。

這裡,我們對資產證券化給出一個較為簡單的基於過程的定義: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具有可預期的、穩定的未來現金流收入的資產組建資產池,並以資產池所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發行證券的過程和技術。

這個過程包括資產組合、風險隔離、信用增強和信用評級等一系列環節,形成了證券化產品。然後由三方:發起機構、特殊目的信託機構和承銷機構,依據其專業知識和市場經驗分析市場狀況進行產品定價,由證券承銷機構以公開上市交易或私下募集方式銷售給投資者。

可以想象,次貸產品承銷者某投行業務人員現在就開始對外吆喝了:有一個肯定可以賺錢的事情,大家都來買它的債券吧,可以得到比銀行高很多的收益哦!投資者聽了講解,覺得不錯,就買了次貸證券產品。發行者融資成功,中間賺了利潤,回去又再購進住房貸款,形成迴圈。只是突然樓市下跌,原先說〃有一個肯定可以賺錢的事情〃變得不那麼肯定了,也就是〃以資產池所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現在變得難以支撐了,這不,麻煩就來了!

美國資產證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