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大明帝國的黃昏 作者:蒂帆

州綿延了八百餘年,如果不是他,楊氏家族還會更久地待在那裡。我們不得而知,楊應龍地下的祖宗聽到這個訊息後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情形,而在陽世,播州從此再也不姓楊了。

鎮壓楊應龍,朝廷花了兩百多萬兩白銀。張居正改革所留下的七百多萬兩白銀就這樣被萬曆皇帝輕鬆地花掉了。

楊應龍的冤家劉�在回到朝廷後,萬曆皇帝並沒有賞賜這位功勞第一的大將軍,反而以一點點小事將其免職。這是一個謎,至少到現在來講,我們還不明白,萬曆皇帝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劉�。當初,這位大將軍在朝鮮戰場的優秀表現以及從朝鮮晝夜趕往播州的辛苦,人所共知。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鎮壓楊應龍(3)

萬曆皇帝更不可能不知道這位驍勇善戰的劉大將軍對朝廷的忠心程度,幾年後,雲南、四川叛亂再起,萬曆皇帝想了想滿朝武將,一下子就想到了這位劉大將軍。

就在劉�被免職回到老家的時候,幾乎是他一個人打下來的播州施行了改土歸流政策,所謂改土歸流,就是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委派明朝官員,建造兵營,興辦學校,編造戶口。也就是說,撤銷土司,由朝廷派官員直接管轄此地。

據說,把播州改土歸流是萬曆一朝的盛事,實為唐宋以來一大偉績。但是,如果我們透過這一盛事,就會看到這樣一件事實:改土歸流後的播州並沒有寧靜下來,後來四川南部的叛亂或多或少跟播州有一點點關係。如果一定要說它是一壯舉,那很可能是給後來入關的清朝的改土歸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楊應龍的武裝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官兵——即使是四川方面的官兵相提並論。他雖然自己得意洋洋地認為,官兵的戰鬥力微不足道。那是因為當時四川方面不想把戰事擴大,另外,進剿他的幾個明朝官員失算了一點。他進攻四川攻下篡江也並沒有萬曆皇帝想得那麼嚴重。楊應龍本就是一魯莽武夫,史實表明,他得到篡江後,並沒有好好治理。這樣一個人,即使朝廷不去剿滅,他也會自動滅亡。在整個楊應龍集團內部,其實並不團結,他的幾個下屬聯合告他要反就是明證。萬曆皇帝不過是顯示一下天朝國威,就花去了二百多萬兩白銀,值得與不值得,無須贅言。

平叛韃靼人啺藎�油蚶�實劭�疾輝蕹捎沒坪鈾�湍�牡階詈蠊睦�茫�梢鑰闖觶�鞽��擁惱蕉妨σ丫�偷膠渦沓潭取U獬∑腳訝綣�繒庋�潁�涫蹈�揪陀貌渙四敲闖な奔洹R滄勻瘓突ú渙四敲炊喟諄ɑǖ囊�印U餛詡渥勻揮形貉г�奈弈埽��燦型蚶�實鄣耐嫠V�摹�

第二場戰爭——抗倭援朝,無論從當時來講,還是現在的角度來看,都是必須要打的。哪怕打到大明亡國,也堅決要打。萬曆皇帝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了大國君主的風範,不夜郎自大,又謹小慎微。和後來清朝的幾位割地求和的皇帝相比,萬曆皇帝幾乎與神同等。

無論怎樣,被後人稱為“三大徵”的這三場戰役(戰爭)都取得了勝利,也讓明帝國被周邊少數民族或國家刮目相看。但是,國庫的銀子沒有了。作為皇帝,萬曆皇帝自然要想辦法把銀子補回來,從哪裡補?自然從老百姓身上。

明朝的老百姓和明朝的國庫一樣並不富裕,如果你總是向一個窮人要各種各樣的錢,他要麼去自殺,要麼造反。但萬曆皇帝不知道這一點,他以為我為你們打了三個大勝仗,你們身為我的子民應該感到自豪,要你一點錢又算什麼呢?

自豪不能當飯吃,老百姓深深地懂得這一點。萬曆皇帝可能也懂得這一點,所以,他就派出了一群太監去找錢,這群太監就是礦監稅使。

。 想看書來

神宗的本意(1)

所謂礦監,是指皇帝派到各地督領金銀等礦的開採的宦官,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自己找人開礦或者是允許別人開礦,但必須要交錢給自己。

事實上,早在嘉靖年間,民間就已經有人開礦。但因為這是暴利行業,又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在裡面,有些人並不知道怎麼開採。而明白怎麼開採的人則成了許多強盜打擊的物件,所以,社會###,嘉靖宣佈廢止。

張居正死後的第二年,萬曆皇帝徹底掌握了大權。北京郊區的幾個知道怎樣開礦的農民就希望皇帝能下令開礦。但萬曆皇帝想到了自己祖宗當年的教訓,就沒有允許。可“三大徵”以後,國庫空虛,萬曆皇帝明顯地覺得不開採不成了。

他下令全國只要有礦的地方就立即開採,從中收稅。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六月,派出第一批礦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