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未注意到這項發明的重要性(它們認為這種1940年的裝備只是潛艇進行空氣迴圈的手段而並未意識到在水下使用柴油機推進的重要性),直到1943年越來越多的德軍潛艇在盟軍的反擊中被擊沉。此時德軍才追悔莫及並將“通氣管”安裝在VIIC和IXC型潛艇上(1943年設計建造的XXI和XXIII型潛艇也使用了這種技術並將其效能發揮到極致)。第一艘裝備通氣管的潛艇是U…58號,該艇於1943年夏季在波羅的海對這種裝置進行過試驗。但一線作戰潛艇直到1944年初才開始使用這種裝備,到了1944年6月也只有半數的部署在法國基地的潛艇安裝了通氣管。但通氣管也存在幾個問題。首先,它使得正在進行作戰或巡航的潛艇航速降低(對於VII和IX型艇而言最大航速僅為6節,否則桅杆會折斷);其次是與那些長期潛航的潛艇相關的廢物處理問題,垃圾不得不儲存在潛艇內部,多餘的則在艇內隨意堆放;第三個問題則與早期的通氣管有關,那時的通氣管經常發生故障而停止工作,此時柴油機因為上方空氣供給不足而不得不從潛艇內部吸取大量空氣,同時產生巨大的噪音,從而對艇內人員的聽力造成損害。
德國U艇使用的魚雷
德軍魚雷的命名是令人相當困擾的,德國魚雷以其直徑、長度和推進器命名,其各種改進型很多,通常都以“T”字表示。直徑:";F";=45cm;";G";=50或;";H";=60cm;";J";=70cm。長度:以最接近的米數計。推進方式:";a";=蒸汽;";e";=電動;";u";=過氧化氫。例如,G7eTII型魚雷即指該魚雷直徑為(21";),約7米長,以電動機推進且為原型的第二種改型。二戰期間,潛艇多使用電動機推進的魚雷,因為這種魚雷噪音很小而且基本上不受干擾。而水面艦艇則不採用電動魚雷,種種跡象表明魚雷入水時的衝擊力會造成電池裝置的破裂,故而多使用以萘烷(十氫化萘)而非煤油為燃料的蒸汽推進的魚雷。二戰期間人們對過氧化氫燃料做了大量研究,但採用這種燃料的魚雷並未投入作戰使用。實際上,德國魚雷型號之間的區分主要來自於引信和導向裝置的不同。但只有兩種主要的型號在潛艇部隊中得到使用——G7a和G7e,這兩種魚雷都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魚雷發展而來。G7a(T1)型魚雷的設計較為簡單,採用蒸汽驅動單槳推進,最大航速為44節,射程6千米。這種魚雷的最大缺陷就是在航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泡形成的明顯尾跡。與G7a型魚雷外觀大致相同的G7e(TII)型魚雷,動力裝置改為一臺100馬力的電動機,魚雷尾部安裝兩個反向旋轉的螺旋槳進行推進。G7e魚雷沒有明顯的尾跡,在以30節航速航行時射程為5千米。G7e還有一種改進型(TIII),其蓄電池容量更大,使得魚雷的射程提高到了千米。魚雷引信在大戰初期給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帶來了很大麻煩。早期的引信採用觸發方式或磁感應方式,導向裝置也採用過3種不同的工作方式,在魚雷故障徹底解決後的魚雷攻擊中取得了出色戰績。“FaT”是一種應用在G7a魚雷上的設計,在當時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對抗護航船隊的措施,它使得魚雷一改過去直航的方式,而是採用“S”型航跡航行,直到命中目標為止。這種導向方式要求魚雷在護航船隊的橫向側面發射以求最佳攻擊效果。經過改進後的設計命名為FaTII,用於G7e魚雷上。“LuT”與FaT的概念類似,但並不要求潛艇必須獲得理想的攻擊陣位後才能實施攻擊,而是在任意角度都可以發射魚雷。“TVb”基於G7e魚雷設計,採用對敵船螺旋槳產生的聲響進行探測實現導向。這種看起來十分先進的技術在當時畢竟還不成熟,在水文環境複雜的水域效果不太明顯。但這種魚雷仍然取得了一定戰績。這種魚雷在節航速下的射程為千米。“TXI”則是在TVb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其聲響探測裝置設計更為先進,探測器被預先設定為類似船隻螺旋槳的頻率下,以避免其他噪聲產生干擾。這種魚雷在針對護航船隻的作戰中十分有效,它允許潛艇由尾部魚雷發射管發射聲響魚雷以攻擊尾隨在後的護航船隻,並取得了一定戰績。
盟軍所使用的聲納
英國是於1917年6月開始試驗探測潛艇的裝置(ASDIC聲納)的,“ASDIC”便是由反潛探測研究委員會之名而得來,後來成為盟軍護航力量在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