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在家事身事上著腳,世事何曾得有了時。”
有人說慮患不可不遠,陽明說:“見在福享用不盡,只管經營未來, 終身人彼而已。”為了將來而失卻現在可是中國教化觀的總帳,心學與那種理念論的區別蓋在於此。它是現世的,但又要在剎那之間找到永恆--這就需要找到良知了。
學生問:“舉業有妨為學否?”陽明說:“梳頭吃飯有妨為學否? 只要去做就是學。舉業是日用間一事,人生一藝而已。若自能覺破得失外慕之毒,不徒悅人而務自謙,亦遊藝適情之一端也。”關鍵是能把它遊藝化,在這一點上與莊子的遊世精神接通了。但又不棄世、避世,也不抗世,甚至可以在該“裝孫子”時就裝孫子。一個直接而尖銳的問題是,怎麼用心學這一套去答八股的卷子?一個學生就這麼他:“舉業必守宋儒之說,今既得聖賢本意,文意又不可通,見解如此,文如彼,怎麼辦?”
陽明說:“論作聖真機,固今所見為近。然宋儒之訓乃皇朝之所表彰, 臣子自不敢悖。故師友講論者,理也;應舉之業,制也。德位不備,不敢作禮樂,孔子說吾從周,無意必也。”所謂無意必,就是靈活點,別執扭,隨體賦形,應物不傷,左右逢源。用它的術語說,這叫“物各付物”、“物來順應”。「以上引文見《清華漢學研究》陳來等輯錄的陽明語錄佚文」
因此很容易滑向無標準的流氓--如心中無良知而左右逢源,那很難不流氓。 當良知有無沒有一個可以驗證的標準時,僅僅靠良心來擔保時,這種學說便走到了迴圈的圈套中。所以必須從理論上確定而不是假定人人有良知。
不知真假,現存於《陽明全集》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也是一個思想模型:
有一個叫楊茂的聾啞人,應該是後來變得這樣的,他還識字, 陽明跟他打筆談--也因此減低了這個模型的價值,應該找個狼孩什麼的。因為儘管他口不能能言,他還是運用著人的語言,因此而是個與別人無異的中國固有文化中的一分子。陽明也將這一點為我所用了:
陽明問:“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聽是非,你心中還能知是非否?”
答:“知是非。”
“如此,你口雖不如人,你耳雖不如人,你薪還與人一般。”
楊茂點頭、拱手謝。
陽明接著說:“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個聖賢的心, 口雖不能言,耳雖不能聽,也是個不能言不能聽的聖賢。此心若不存天理,是個禽獸的心;口雖能言,耳雖能聽,也只是個能言能聽的禽獸。”
楊茂扣胸指天。表示他此心可對青天。
陽明說:“你如今於父母,但盡你心的孝;於兄長,但盡你心的敬; 於鄉黨鄉里、宗族親戚,但盡你心的謙和恭順。見人怠慢,不要嗔怪;見人財利,不要貪圖,但在裡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縱使外面人說你是非,都不須聽。”
楊茂首肯拜謝。
陽明說:“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閒是非;耳不能聽是非, 省了多少閒是非。凡說是非,便生是非,生煩惱;聽是非,便添是非,添煩惱。你比別人省了多少閒是非、閒煩惱,你比別人倒快活自在了許多。”
楊茂扣胸指天劃地。
陽明的結論是:“我如今教你但終日行你的心,不消口裡說; 但終日聽你的心,不消耳裡聽。”這裡的“但”字是隻的意思。
楊茂跪下磕頭,再拜。
日本的陽明學,將此則故事奉為經典。因為它完全擺脫了語言的干擾, 單獨進行心的交流。不知日本的“腹藝”“心印”是否受了心學的影響,但講究腹藝的民族肯定能領悟其中的玄機。“聽從內心的聲音”,這句話對於楊茂式的心印者來說,不是一句廢話、閒話。有了定盤心,就該左右逢源了。
對於初學者,必須講規矩。 他在《教約》中規定得明明白白:每天早晨必須來一套“三忠於”“早請示”的功課,諸生務要實說:愛親敬長的心是否真切,一應言行心術,有無欺妄非僻?教讀時要隨時就事,曲加誨諭開發。然後各退位就席學習知識。對於歌詩、習禮都有一套方法。歌詩不能躁急、蕩囂、餒囁,目的是為了精神宣暢,心氣和平。每月的初一、十五,他的書院還要會歌。習禮,要澄心肅慮,目標是為了堅定德性。先難後獲,不能上手就瀟灑,那就成了良知現成派。
陽明本人是相當瀟灑的,是比魏晉中的真名士還玄遠、機趣的。
譬如,他和學生一起出遊,看見田間的禾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