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這段話是理解陽明心術的〃總綱〃,是其用智慧成大功的〃獨得之秘〃。玩易窩,一個小小的窯洞,成了心學的聖地。也本身也證明了……無功則難大……這條〃易〃理。陽明專修心體之悟,卻從未忘記心體之大用。其〃知行合一〃的真正指向正在於將心悟到的道力行出來,展現於外……若止限於自我精神上的受用,則變成佛門〃自了漢〃了。這是陽明最不滿意佛教的地方。
陽明一直是聖雄兼修的,並不單以成聖為指歸,儘管在他的辭典裡,雄只是聖的一種表現形態而已。
但是,現在,他還在〃潛龍勿用〃的修練期。
何時才能〃飛龍在天〃呢?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不能多想這個問題。還不是《老子》說的〃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問題。他現在的處境不是主動的不去取,而是被動的不能去取。無法進取的現實逼著去超越,去追尋那神聖又神秘的〃道體〃。用什麼去追呢?只有〃心〃而已,那麼,只有這顆〃心〃也就夠了。〃吾性自足〃〃悟心自足〃,我的心體完全可以與道體為一,正在與道體為一。
因為〃要〃達到,所以〃能夠〃達到。………但必須真去達到。〃說〃不管用,必須在〃行〃上見高低。
9.臥龍出崗
龍岡書院剛建成時,他就有點“狂頭狂腦”的說:“老夫終不久龍場”。在《龍岡漫興》這首組詩裡,我們看到了他的詩人的天賦,或者說,他寫詩的水平在長足發展。既有老杜的沉鬱又有陶潛的似淡實腴的風致。“卻喜官卑得自由”這種不得不轉敗為勝的自慰式的苦情幽默,幾乎伴隨了他大半生,他現在能〃見〃到此,算有了正經境界。
任何人的頭等本事都是先哄抬自己,“地無醫藥憑書卷”也能靠精神療法頂過去。“身處蠻夷亦故山”,只要這個世界不能限制他的思維,那麼,他想做帝王,便是秦皇漢武的後身;想娶美人,便是王嬙玉環的原配。陽明這顆心不是李漁式的心,他想當的是諸葛亮:
臥龍一去無訊息,千古龍岡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樂,桑間無耳聽鹹英。
貌似寫孔明,其實在寫自己。這也是把這個人間最簡陋的書院叫做〃龍岡書院〃的原因。除了他心儀孔明,還因為他現在正在〃臥〃著,他就是要以龍自期,劉槿也沒法子。他還希望有龐統那樣的人來和他一起採藥………〃好共鹿門龐處士,相期採藥入青冥。〃
龍臥著就是顏淵……他後來多次說顏有治理天下的大才………那,現在就用顏來做榜樣,準確地說是用顏來比方自己。
但,現實問題有超越不了的,他要在父親面前象老萊子一樣承歡色養,做不到;他懷念妻子,〃忽向山中懷舊侶〃;追問〃小舟何日返山陰〃,均是幽默不起來的,靠幽默難以聳身一搖的……
自宋以降,天壤之間多虧有書院,士子得以託庇其間。………歐洲有上千年的大學,我們有上千年的書院,人間才得以保持文化的靈秀。龍岡書院是陽明自己營造的避難所,還魂地,假如沒有這座書院,就難〃換〃成文明書院。世事就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陽明雖為哲學大師,卻是個將感覺轉化為哲學的詩人哲學家,他雖然能在玩易窩中沉潛地修證,卻是個離不開聽眾的〃講師〃,是個必須及時的與外界發生能量和資訊轉化的詩人,假若沒有那些學生跟著他,用各種問題啟發他,他至少難以保持這麼好的心情和狀態,而心學就是狀態學,境界學………什麼樣的感受出什麼樣的學。
人生在旅途,龍場這個驛站,現在完成其歷史使命了,它也是陽明思想歷程上的一座了不起的驛站。斷斷然是標準的〃通驛〃。世界很奇妙,龍場對那麼多中土亡命之士是死地,陽明的一篇極不起眼的《瘞旅文》居然成為名作,是否因這一境遇感動了歷代選家?然而,多病的王陽明卻居然沒死,還涅成了新鳳凰。固然每什麼神秘的天意,只是他的心學〃現得利〃了而已。他後來說,自龍場出過〃良知〃,後來此意久不出。難道,良知是置於死地絕域而後生的非常物?心學算是陽明的〃患難之交〃,來的不易,故也不可能輕易遺棄。而且,的確是陽明從實處〃知行合一〃出來的,不是〃研究〃出來的,是從世界的深淵處打撈出來的,不是從紙上得來的。就憑這一點,他有資格說朱子學〃支離〃破碎大道。
他在龍岡書院工作了不到一年,當地的生源自然都是些郡邑之士,最後也沒出幾個〃國士〃(徐愛和席書不算當地生員),但他那套〃隨地指點〃即景生情,既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