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如上述,徐愛在正德三年就弄了個〃鱉進士〃。也就是說,下一年就成功了……見效也很快。
他失利後,陽明寫信安慰說:〃吾子年方英妙,此亦未足深憾,惟宜修德積學,以求大成。尋常一第,固非僕之所望也。〃他勉勵徐:〃養心莫善於義理,為學莫要於精專;毋為習俗所移,毋為物誘所引;求古聖賢而師法之,切莫以斯言為迂闊也。〃他勸徐千萬不要〃去高明而就汙下〃。還希望徐能來龍場讀書,又怕徐離不開老人。
錢德洪在這份信的後面特意寫了一段按語:海日翁擇婿,人們說愛不如其叔聰明。既後,其叔果以蕩心自敗,愛終成師門大儒。〃噫!聰明之不足恃,而學問之功不可誣也哉!〃
徐愛收到王老師的信後,稍事料理,便不顧艱難,長途跋涉,來到龍場。象魏晉的雅士一樣,他們不談眼下之事,徐的神態也告訴王,區區科場得失的重要程度在不值一談之列。他們有更高層次的哲學話題要討論。徐就是弄不明白老師剛〃發現〃的知行合一之旨,而他正意識到這是個真正的問題,才不遠千里,想在與老師的直接交談中找到具體可感的思路。儘管徐愛記下這段話的時間是正德七年〖壬申】冬南下舟中論學時,但所錄並不全是舟中所論。我們不妨挪用於此。
王說:〃試舉看。〃
愛說:〃如今人已知父當孝,兄當悌矣,乃不能孝悌,知與行分明是兩件事。〃
王說:〃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人復那本體(馬克思《巴黎手稿》強調〃人性復歸〃),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給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夫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如鼻塞人雖見惡臭在前,鼻中不曾聞得,便亦不甚惡,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稱讚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稱他知孝知悌,不能只是曉得說些孝悌的話,便可稱為知孝悌。又比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聖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說知行做兩個,是甚麼意?某要說做一個是甚麼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說一個兩個,亦有甚用?〃
愛說:〃古人說知行做兩個,亦是要人見個分曉,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王說:〃此失卻了古人宗旨也。某一再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領會得明白,只說一個知已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的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摩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今人卻就是要將知行分做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毛澤東強調在幹中學)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又濟得甚事?只是閒說話。〃
這篇〃說話〃講透了知行合一的全部思路,一點也不玄虛深奧。完全是日常生活經驗的例證法,也沒有更深奧的思辨邏輯。但還是稍微解釋一下才能準確地知曉箇中深義,徐愛說的〃知孝〃是一般人對孝這種倫理準則的知性瞭解,陽明覺得這才是知道什麼是孝,就象不會烹飪的人也會背菜譜,不會打拳的人也會背拳譜一樣,這種知不是真知;真知是確實知道怎樣去做得很好的實際行動,〃就如稱某人知孝知悌,必是某人曾行孝悌方可稱他知孝知悌,〃絕對不能根據他會說些孝悌的話頭兒便說他知孝知悌。而八股取士就是〃以言取人〃,誰還真去砥礪聖學境界,象練武一樣一招一式的去實練,只要能背會拳譜就能提撥上去,就有人誇你好武藝;會背聖賢語錄即是知孝悌。真能行否,官方不管,或者說權力系統管不了;那麼道德系統若不能拿出一個可以操作的又意義深遠的〃章程〃來,人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