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心鏡。〃〃所謂的'格'就是'正',所謂'物'就是'事'。〃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心中無花眼中無花〃………〃天下無心外之物。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的心同歸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的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就是他所大悟的〃格物致知之旨〃。
《年譜》記載,說他日夜端居默坐,以求靜一。參聖人處此更有何道?象睡覺時有人告訴了他格物致知之旨。黃綰作的《行狀》則說,陽明於一切得失榮辱皆能超脫,自備一個石頭棺材,除了等死啥也不想了,澄心靜慮,反而一夕忽大悟,踴躍若狂者。王龍溪則說,“恍惚神悟,不離倫物感應,而是是非非,天則自見。”
這也就是所謂的〃龍場悟道〃!
其實是一種靈感狀態,它來自澄心精慮,靠靜坐除去慾念,讓心體本身凸現出來,近似白沙的靜中養出端倪。信基督教的人說靈感是聖靈附體,信神仙說的以為是仙人指點,陽明就覺得是在夢想中有人告訴他的。當然不存在什麼神仙點化的問題,只是他本人的一種積累性的情素在神經放鬆的狀態中領取到的一分確認,是經過長期含吮突然產生的理智與直覺相統一的心念。他後來自己說此時是〃良知〃出來了。從而能夠突破經
驗狀態而〃格外〃開悟。這是自然的血性的信仰,是血色哲學的心念,而非實證主義的科學論證,是美感式的確信,是一種〃詩化哲學〃,是詩和思凝成一道青光,照亮了〃我心〃,照亮了〃親在〃'海德格爾語',找到了原初之思、心靈的家園。
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完成了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小而言之,則與詩人夢中得句,哲人夢中得〃口號〃,如出一轍。
這一悟上距〃格〃竹子大病一場已經16年了,距堅定〃聖人必可學而至〃的信念將近20年了。二句十年得,一吟雙淚流。他這是一句二十年得,一出怎麼能不泗淚流?
那麼他到底悟到了什麼?如此欣喜若狂的心理機制又是怎麼一會事呢?
如果我們不是耗子眼裡看上帝,那麼說他這種悟是種自然反應,當不算褻瀆。所謂自然反應,首先是說這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結果。這十大幾年,他一直在這條線上摸索,今天,終於找到了一個〃不欺心〃的對自己的交代。以往此意不出,是力不從心,心力未至,是感受不到這種境界,精神到不了這個層次。〃知道〃但〃做不到〃。做不到的關鍵是世俗心態總也化不乾淨。〃天欲降大任於斯人〃,讓他象蛇須退皮,退不了就是個死一樣,一層層地退,先是打擊他的好名之心,越好名越讓他得不到〃名位〃;再錘鍊他的榮辱耐性,廷杖,監獄,貶官;直至到他將生死觀打通,活脫脫還他一個〃赤子之心〃時,他才能領取這份〃人參果〃。自然,初生的嬰兒,歌哭於路的孩童,不曾經過這番歷練,也不可能悟通〃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真實涵義。〃復歸〃的人性,是寶玉變成了〃石頭記〃,比原初的自然本性螺旋上升了一層天。
陽明後來教人:良知人人天然現成,就是現在說的這個〃吾性自足〃。但,一入滾滾紅塵,童心變成了凡俗的利害心,是非心,將良心〃放逐〃到毛短毛長的得失計較的人慾海,遂成為自負其屍到處遊走的行屍走肉。志在成聖者的一生就變成了〃求其放心〃的一生,求者,找也。找阿找,陽明在不惑之年到來之前總算找到了,他怎麼能不〃絕處逢生〃一般〃呼躍〃呢!這找著的剎那,雖然是經衣帶漸寬終不悔地苦苦追求,但這一驀然回首卻是自然而然的發生的,是拔苗助長反而不得〃自然過程〃。一旦得之,自然也要有〃呼躍〃的心理反應。
〃幾回迴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不也是與此同構的情結麼?
真這麼管用麼?這就看你是個什麼人了。有無宗教秉性是個內在的標準。有,自有;無,自無。有,就要死命的去找〃放心〃,找到之後,就如真神附體,就元氣沛然;找不到就恍然若失,心魂相失,神不守舍。陽明始終反覆,波浪式的S型的飄流著跋涉,也是因為找不到〃定心神針〃。老百姓說的〃找著魂了〃,就是此時陽明的精神狀態。
儒道兩家說的〃道〃,本是這種定心針;周敦頤的〃太極〃,其他宋儒說的〃理〃也是。但是,這種體悟性的口號式的標舉,象著名的比方,第一個用之者,是確實的直接的生命體驗,爾後眾人再用,能知其奧義本味者鮮矣。因為,一成套語,便〃偽〃者甚至反對者也可爛用矣。尤其是科舉制度把聖學變成了俗學,無恥小人,歹徒,陰謀家都可以用聖賢的話語來騙取國家名器。檢驗有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