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第一本書的故事(1)
1996年12月13日,《羊城晚報》發表了讀者詹祥林先生的《真想葉永烈重操舊業》一文。他在文章中說:
與許多愛讀書的人不一樣,我很早的時候──從初中開始,就不大讀小說而對科普書籍感興趣了。
我讀小學時,正是書荒年代,使我開始喜歡上科普讀物,是一本脫了封面爛了邊角發了黃的薄書。這本書說,金剛石是由軟綿綿的石墨變來的,這真是太神奇太令人不可思議了!但書中講的道理又由不得你不相信。它說,金剛石、石墨、煤炭都是由碳原子組成的,也就是說無論高貴至尊的金剛石,還是廉價低賤的石墨煤炭,它們的“血統”都一樣,其基本成分是一樣的。為什麼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晶體結構不相同。比方,金剛石的碳原子是正四面體結構,這些正四面體結構向空間發展,構成了一種堅實的、彼此聯結的空間網狀晶體。而石墨的晶體是層狀結構,在每一層內,碳原子排列成六邊形,一個個六邊形排列成平面的網狀結構,因片層之間容易滑動,故石墨質軟。經過一定的高溫高壓,普通的碳便能變成珍貴的金剛石。
這本書不僅誘發了我對科普讀物的興趣,而且還影響了我以後的愛好。讀高中時化學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課,甚至還確定了我的人生道路:大學時學化學,工作時教化學,直至一生。
後來這本書被人借走並弄丟了,我感到很惋惜很心痛,因為我還不知道這本書的名字和它的作者。
1976年,我在一個小縣城的新華書店買書,看到了一本紫色封面的書,上面寫著《碳的一家》,我頓感親切和激動,拿出來一看,果然是那本朝思暮想的書!從此,我不但知道了書名,而且知道了它的作者叫葉永烈,並知道葉先生於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居上海,是專門從事科普創作的名家,是繼高士其之後中國有名的科普高手,六十年代就馳名中國。總之,葉先生成了我的偶像,我的崇拜者和指路人。
但進入八十年代後,葉先生鮮有科普作品發表,多見的是他寫的人物傳記和紀實作品。葉先生已改行了!我很遺憾,中國並不缺寫家,然而極缺既具有深厚專業功底又會寫作的科普作家。去年中國科協開大會時發出呼籲,要科學家們拿起筆來寫科普作品,教育和影響青少年們愛科學、學科學。這是時代的呼喚呀!我真想葉先生重操舊業。
詹林祥先生在文章中提及的《碳的一家》,是我平生第一本書。這本書是我在1959年寫的,當時我十九歲。
這本書的初版本,在1960年2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只有四萬字,是一本小冊子。丁深、劉開申等繪圖,張之凡裝幀,責任編輯為曹燕芳。初版印了兩萬冊。詹林祥先生最初讀到的“一本脫了封面爛了邊角發了黃的薄書”,“這本書說,金剛石是由軟綿綿的石墨變來的,這真是太神奇太令人不可思議了!”,這本“薄書”就是《碳的一家》1960年的初版本。
第一本書的故事(2)
在“*”中,少年兒童出版社併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1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印行第二版,字數增加到九萬。第二版印了二十萬冊。詹林祥先生“1976年,在一個小縣城的新華書店買書,看到了一本紫色封面的書,上面寫著《碳的一家》”,便是《碳的一家》的第二版本。
1979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碳的一家》蒙文版,譯者為那木拉、巴達瑪蘇榮。
在1987年9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印行第三版,字數增加到十三萬。
這本小書居然“誘發”了詹先生“對科普讀物的興趣”,而且“甚至還確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大學時學化學,工作時教化學,直至一生。”一本小書,能夠產生這樣大的作用,完全出乎我的意外。
這本書寫於1959年暑假。當時,我是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生,剛唸完二年級。由於在暑假中同學們都回家了,我不再在圖書館寫作,而是在北京大學二十八齋二三四室宿舍寫作。我花了一個暑假,寫出了五十多篇科學小品。
記得,在開學那天──9月1日,我逛北京大學附近的海淀區新華書店,見到上海的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薄薄的小書——《塑膠的一家》,也就買了下來。這本小書給了我莫大的啟示。因為我在暑假中所寫的許多化學小品,大都是關於有機化學的,而有機化學的“主角”是碳元素。於是,我忽然有了“靈感”:何不把那十幾篇化學小品,編成一本《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