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湯叔叔,您二位可是高估於我了?”
朱子安微微拱了拱手,臉上浮出一絲苦笑。
他只是一個小道士,又不是神仙。或許,可以藉助前世的經驗,可以成為一名不合格的預言家。
但是,在大旱這類天災面前,他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道士。
“唉!”
見此,朱標也只能暗自嘆了口氣,同時,臉上浮現出一些嫌意。
這些日子,竟然在心底都一直下意識的認為,二哥是無所不能的。卻是忘記了,二哥也是一個與自己一般大的小道長。
至於湯和,則是神色黯淡的坐在躺椅上,默默不語的吃著玄平子帶來的葡萄與甜瓜塊。
一口一顆,絲毫不間斷。
一想到即將到來的大旱,湯和眼中便不由的閃過一絲深深的恐懼之色。
彷彿,十幾年前的那場大旱帶來的洪荒災難,又出現在眼前。
整個世界,遍地黃土,沒有一絲綠色植被。餓殍遍野,甚至還有人易子相食……
突然,湯和直接站起來,雙手抱拳,對著朱子安深深彎下腰。
“子安,你一定有辦法!大旱之事,決不能讓其發生,尤其是大明剛剛建立這一年……”
“湯叔叔!”
朱子安神色大變。
就連一旁的朱標,也是一臉驚詫,沒有體會過旱災的恐怖,他並不能想到湯和此刻的心情。
“子安,決不能讓大旱到來,要不上山,去求求老神仙?”
湯和緊緊盯著朱子安,滿臉懇求。
朱子安,是標準的吃軟不吃硬。
這一幕,直接讓朱子安,有些受不了。
連忙說道:“湯叔叔,大旱乃天災,是大自然氣候雲雨運動的結果。
面對這種天災,就算是老師,也是毫無辦法。不過,可以提前做些準備,減少一些旱災帶來的危害!”
“並且,現在旱災之事,也只是我等的預測。誰也不敢保證,旱災一定就會來,說不定,明後天,老天爺就會突然降雨,旱災之情便會解去!”
“還請子安告知減輕之法!”
湯和毫不為所動,一臉堅定的說道。
“好吧!”
見此,朱子安輕輕嘆了口氣,便是說道:“湯叔叔,此刻春耕已過去好久,許多百姓都沒什麼事情。因此,可以組織一眾百姓,去打井!然後,多養雞養鴨……”
“打井?”湯和若有所思。
“應天周圍水系眾多,地下水必然豐富。多打些井水,要是的來了旱災,多少能管些用處。”朱子安回道。
“至於養雞養鴨,趁著地裡還有些綠色,可以將小雞仔與小鴨子們,放野地裡自個找食吃。要是旱災來了,這下小雞不僅可以當做儲備糧食,而且說不定,在旱災之後,還有些用處!”
“這些,咱回去之後,便去找李善長與單安仁、楊思義幾人商議。”
湯和連忙點頭說道。
一旁的朱標也是一臉鄭重的點著頭。
“還有一事,殿下與湯叔叔,也可以做些準備!”
一說起來,朱子安便想要將心底的話的,都說出來才罷休,要不然會憋的慌。
“應天城與周圍一眾縣城,都是緊鄰長江與淮河水系。完全可以多挖建些水庫,多儲存些水,並在水中,養些魚。或者,也可以多挖建些溝渠,然後再在每一塊田地之間,挖些小的溝渠道。趁著長江與淮河水流還很充沛,多澆灌些田地!”
“挖溝渠?”
此事,湯和很是熟悉,從朱元璋入主應天城開始,便是一直主張一種百姓們,多多挖建溝渠。
“對!”
朱子安點頭,道:“不過,此事還得湯叔叔或派遣一位廉正奉公的大臣下去,親自督建挖渠之事!”
“子安可是害怕那些官員不盡心?”
湯和皺著眉頭,說道。
“不是自家的田地,沒有足夠的利益,才沒人會真正的盡心盡力呢!”
聞言,朱子安撇了撇嘴,說道。
“子安放心,太子已經下了太子教令,在皇上不在應天城的日子,我督察院一眾御史,必定嚴查,整頓肅綱!”
湯和一改老好人的形象,一臉殺氣騰騰說道。
只要能減少一些大旱帶來的危害,便是湯和自認為最重要的事情。而要是膽敢有任何人拖後腿,湯和便會讓其知道,湯大帥的鐵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