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義一驚,心中一謊,連忙問道:“敢問相國大人,下官何罪之有?”
“楊大人,身為戶部尚書,你也知道,我大明多麼的缺乏那些有才幹的官吏。而你戶部之下,竟然悄悄私藏了八百多名識字的農漢,都不向皇上稟報,這還不是重罪?”
李善長一臉氣憤。
好嘛,他身為一國丞相,不僅要管理大軍後勤之事,還要管理整個大明的政務。
每天,都在為缺少可以用得上的人才,頭都愁的快要禿了。沒想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藏了這麼多的識字農漢。
要是將這麼多的識字農漢,交由他來排程,那可得省多少事啊!
越想,李善長便越是氣悶。
“善長說的在理!”
上方,朱元璋也是眼露笑意,但仍是裝作一臉怒色,說道:“那麼多的識字農漢,你竟然都藏在戶部,歸你戶部調動,真是浪費人才!”
同時,一旁的劉伯溫與湯和幾人,也都是一臉震撼的看向滿臉苦笑的楊思義。
這麼多識字農漢,放誰身上,都眼饞的不行。
“皇上,請容臣細稟!”
楊思義連忙拱手,一臉委屈。
“你講,咱倒要聽聽,你有何理由?”
朱元璋道。
“皇上,各位大人,我戶部冤枉啊。早在前幾個月之前,有農漢識字之事,皇上與諸位大人,便都知道。那時候,皇上您便是讓這些農漢,都交由臣戶部登記造冊。因此,這些識字農漢,並不是私藏。”
楊思義連忙解釋道:“而且,別看這些識字農漢,都八百多人。但是,其中小孩便是佔據著一小半,其中年紀較大之人,也是佔據著一部分。至於那些精壯農漢,才佔據了一半!”
“一半?”
“那也是四百多人!”
朱元璋與李善長等人,神情更加目羨。
那可是四百多個精壯的識字農漢啊!
在南京城周圍,總共才多少個精壯農漢?
“好了,此事不用再議論了!”
李善長喘著粗氣,直接喊道:“這麼多的識字農漢,決不能任由戶部一衙門呼叫,我中書省,也需要這些識字農漢!”
“皇上,我督察院也需要!”
“皇上,我工部也需要!”
“皇上,我兵部……”
有了李善長開頭,早就已經眼饞不已的一眾大臣們,都紛紛開口,朝著朱元璋稟報道。
見此,原本還想繼續辯解兩句的楊思義,只能露出滿臉的無奈笑容。
那麼多的人才,這些都不歸自己戶部一衙獨享了!
正如楊思義所想那樣,原來戶部擁有不到上百個識字農漢的時候,朱元璋與一眾大臣,都還能理解。
但是,誰能想到,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那些識字農戶,直接增加到八百多人!
“吏部!”
朱元璋滿臉喜色喊道。
“臣在!”
吏部尚書滕毅,連忙一臉喜色的拱手,回道。
“那八百多名識字農漢,便交由你戶部掌控,而後爾等商議一下,看如何將這八百多農戶,合理的分配給一眾衙門!”
朱元璋說道。
“臣遵旨!”
滕毅連忙拱手喊道。
隨即,眼中喜色,便是控制不住。
誰能知道,身為吏部尚書,六部最重要的一部,他每日,為了選拔人才,應付各個衙門的請求,他是有多麼的犯愁。
現在,手中一下有了八百多個識字農漢。
雖然不是那些有士子與秀才,但也足以讓滕毅興奮不已。
“此事,楊思義你可還有何異議?”
朱元璋道。
“臣任憑皇上吩咐!”
楊思義連忙回道,滿臉無奈。
……